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十一、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部手术或创伤所造成的血胸、气胸和脓胸等都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使气体、液体或脓液从胸腔排出,减轻胸内压力,重建胸腔负压,使肺组织充分扩张。

正常的胸膜腔内负压相当于3~10cmH2O(0.8~1.0kPa),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两侧胸膜腔压力保持平衡,使纵隔保持在正中位置。胸膜腔负压的存在,使肺保持向心回流。胸部损伤后,首先应恢复和保持胸腔内的负压,紧急做胸腔减压术排出气体和液体,促使肺脏早期膨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迅速造成心肺功能衰竭。

(一)水封瓶的管理

1.水封瓶的使用

这是利用半卧位达到顺位引流及虹吸原理,当肺组织本身扩张及患者有效咳嗽时,利用压力差,使胸部引流通过水封瓶排出气液。

2.水封瓶的种类

水封瓶装置有一、二或三瓶方法,目前使用的不同装置,其原理基本相似。通常在手术室安置闭式引流管,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也可在急诊或病床旁进行,排气从第2肋间锁骨中线,排液从第6~8肋间腋中线置胸腔引流管。

3.水封瓶的观察与护理

(1)水柱波动的观察。吸气时胸部扩张,胸腔负压增大,瓶内液体就会被吸入玻璃管内,致使液面上升;当呼气时胸廓缩小,胸腔负压减小,液面就下降,所以,随着呼吸运动,玻璃管内的水柱就上下动荡,表明引流管是通畅的。①负压高的原因:水封瓶漏气;术后胸膜腔漏气;肺不张等。②无波动原因:有负压无波动,术后肺不张;血块堵塞;引流管位置不当;末端顶住无波动。③停在水平面无波动的原因:水封瓶与大气压相等;胸腔引流管脱落。④正压无波动,正好在呼气时血块堵塞。⑤管子脱落时无波动,结合临床症状听呼吸音。

(2)水封瓶的检查。①水封柱上升时用止血钳夹住,如有漏气,则水柱的水平面相等。②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玻璃管内水平面随呼吸升降,或咳嗽时玻璃管内有微动,均说明引流管是通畅的。

(二)引流管的护理及管理

(1)患者取半坐位,使胸腔引流管保持低位引流,水封瓶放置患者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绝对不能高于患者胸部。

(2)手术后护送回病室或移动患者时,需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胸腔引流管,搬动时动作要轻柔,慎防引流管拔出。

(3)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初期每30~60min就要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折曲、滑脱、堵塞。水封瓶长玻璃管水柱应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的波动范围为4~6cm。

(4)维持引流系统的密封性。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2~3cm并保持直立位。胸壁引流管切口周围要用油纱布严密覆盖。如水封瓶打破应立即夹住引流管,但若水封瓶被打破时胸腔引流管正不断排出大量气体,则不应夹闭胸管,而应立即更换水封瓶,以免造成张力性气胸。

(5)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单位时间引流量。

(6)如引流量过多或肺泡漏气严重,根据程度可适当减小胸引流瓶负压,以防影响肺泡裂隙的愈合。

(7)预防感染。一切操作应坚持无菌原则,护理前要洗手,水封瓶内要装消毒水,每日更换水封瓶一次。

(8)拔管前须证实引流管内不再有气体、液体流出,胸部透视肺已完全扩张,听诊时呼吸音清晰,方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先准备好换药敷料,在7~8层厚的纱布上放4层凡士林纱布,然后剪断固定引流管的缝线,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在一手迅速拔除引流管的同时,另一手同时将准备好的敷料紧敷在伤口上,并用胶布贴牢,包紧多头带,以防空气进入胸腔。拔管后应经常注意比较两侧呼吸音,是否有渗血和漏气现象,气管有无移位等,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