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护理信息管理
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同每个护理人员都有密切关系,护理系统内外的人际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交流,护理人员的行为也受到信息的影响。护理管理者离不开与护士、医师、其他技术人员、患者、家属等进行交往,了解护理工作状态、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科研的进展等。因此,护理管理离不开对护理信息的管理。
(一)信息的一般概念和特点
1.信息的定义
目前,关于信息尚无统一的定义。信息泛指情报、消息、指令、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通常用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方式传递。信息是由事物的差异和传递构成的。信息源于物质及其运动,具有物质的属性,但它并不是物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从广义上说,信息也是一种能量,它可以影响事物的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一个系统的组织程度越高,它的信息量就越大。
2.护理信息的特点
医院护理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所具有的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储存性、可浓缩性、可替代性、可分享性、可扩充性等特点外,还有其本身的特点:①信息量大而复杂。护理信息种类繁多,包括数据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有形无形信息等。有护理系统内部信息,如工作信息、患者病情信息、护理技术信息等;有护理系统外部信息,如医生要求护士共同治疗患者、医院各医技部门、科室要求护理配合和参与等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互相交错、互相影响。②部分信息必须及时获取,准确判断,做出迅速反应。医院护理信息的收集需要许多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加之护理人员的分布广泛,给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造成一定的困难。护理信息中一部分可以用客观数据表达,如患者出入院人数、护理人员出勤率、患者血压、脉搏的变化、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等;而一部分则是来自主观的反映,如病情观察时患者神志、意识的变化,心理状态信息直读性差,需要护理人员准确的观察、敏锐的判断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否则,在患者病情危重时,病情突变危及生命时,信息判断、处理失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护理信息主要是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信息,由于健康和疾病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之中,护理信息因而具有流动性和连续性。
(二)护理信息的分类及其来源
护理信息可分为护理业务信息和护理管理信息。护理业务信息是大量而复杂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它包括院内和院外两部分。院内信息主要有护理业务活动信息及护理科学技术信息,院外部分有国内护理情报信息和国外情报信息。护理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对人、对工作管理的信息,如人员编制、工作计划和总结、培训计划、考核标准、规章制度等。
(三)护理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
1.护理信息的收集
护理信息的收集是护理信息管理的基础。护理部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的执行单位,有必要全方位了解全院护理信息工作的动态。护理信息的收集可以从院内采集,如各病室单元护理工作日报表、手术预定单、护理人员排班表、护理人员出勤表、危重患者情况报告、护士交班报告等,还可以从院内医务科、统计室、病案室等了解患者出院动态、门诊患者总数等。另外,护理信息可以从院外收集,如国内各种护理学情报杂志、专业书刊、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参观访问学习和国外情报信息等。采用口头询问、书面记录、电脑输入等收集信息。
2.护理信息的处理
在收集护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的处理来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初步收集的护理信息,往往是项目繁多、零散、复杂,难以从这些信息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做出判断,也难以给管理者、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护理信息的处理常常是借助于人工或计算机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和浓缩。做到对信息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储存和利用。
(四)护理信息管理的主要措施
(1)护理部应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护理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信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参与护理信息管理。
(2)护理部应健全垂直护理信息管理体系,做到分级管理,实行护士—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负责制。保证信息的完整和真实,减少信息传递中不必要的环节,保证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逐级上报,并建立切实可行的护理信息管理制度。
(3)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在有条件的医院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紧急处理的能力。如工作中遇到一个有心跳骤停可能的危重患者,护士一旦发现与心跳骤停有关的信息,应准确识别,马上汇报医生,迅速做出处理,不得有任何延误。另外,像颅脑严重外伤的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很快,护士应对任何病情信息的变化有预测能力。
(4)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及时传递、反馈信息,经常检查和督促信息管理工作。对违反信息管理制度如漏报或迟报信息而影响患者抢救,造成工作紊乱或经济损失者,应追究责任,做好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