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潜江是湖北省直管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近代著名学者傅岳棻[1]在《潜江旧闻录·序》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赞颂了潜江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流:“潜之为县,设自宋初,裳林之冈,纵横盘亘;芦洑之水,襟带潆洄。烟景清嘉,风俗醇美。毕渐之领状首,端启人文;承天之号兴京,服同畿甸。建置既变,文物以兴。阀阅相高,人称冠盖之里;弦歌不辍,家成邹鲁之门。自朱明中叶洎有清盛时,君子多于卫国,德星胜于颍川,文采风流,犹为余事。”[2]诚如斯言。潜江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自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建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湖北千年古县之一。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潜江境内发现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台遗址,被列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潜江自古就有崇文重教、多元包容、廉政爱民的文化底蕴和淳朴诚信、笃实厚德的良好民风,孕育了创立天台宗、被称为“智者大师”的高僧智顗,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杰出戏剧大师的曹禺等众多英才。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潜江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称号。
潜江是一座红色革命之城。“潜江两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红色革命兄弟。李书城是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毛泽东、李汉俊、董必武等13位革命先行者在李书城上海家中召开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此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五军、红六军、红二军团曾在潜江设立军部,贺龙、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江汉明珠,楚韵流芳,潜江这块热土既古老,又现代;既宁静厚重,又生机勃勃。数千年积淀传承的潜江文化,必将成为未来潜江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最宝贵的源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