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枚子与报刊文学

三、万枚子与报刊文学

万枚子,原名万德涵,号养和,笔名枚子,祖籍潜江。1905年5月5日出生于北京,7岁丧母,1913年随其父万枚(时任湖北夏口地方检察官)在湖北夏口入读私塾,次年被送往北京跟随三叔攻读古文,并开始阅读《聊斋》《水浒》等古典小说。

1917年又随父(时任荥阳县知事)到开封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法文班学习,1921年再返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补习学校、北京师范学院补习班、北京大学甲部预科,直到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系。他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23年在北京《晨报》文学旬刊发表短篇小说《考试》,始用笔名梅子,后改为枚子,意为万枚的儿子。

1925年7月,万枚子考入北京《世界日报》任编辑,随后多年从事办报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民主晚报》及民主通讯社总编辑、天津《华北新闻》编辑主任、郑州《革命军人朝报》总编辑、《北平朝报》主编、汉口《民国日报》和《中山日报》主任编辑、汉口《大申报》总编、上海《时代日报》总编、重庆《时事新报》总编、南京《扫荡报》副社长、南京《和平日报》代社长、上海《和平日报》社长兼主笔、上海《人人周报》主编等,报人生涯长达20余年,堪称中国现代老报人。

1931年12月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秘书时,万枚子完成了长篇小说《半新女儿家》的创作,并在《世界日报》副刊“明珠”版连载。《半新女儿家》以大学开放女禁,招收女生后,男女大学生恋爱故事为内容的小说,题材新颖别致,情节生动,很受读者欢迎。为此,将原载的《凤头鞵》连载小说,移登晚报“夜光”版。后来,《半新女儿家》更名为《时代女儿》,由上海人从众文化公司在1946年2月出版,前12节曾刊于1947年出版的《人人周报》第1辑。

万枚子在精心办报及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参与了许多政治活动。1925年10月,经同盟会会员于右任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李大钊的影响下,积极进行革命宣传,始终不渝地站在进步力量一边。

1932年夏,赴江西、上海调查两煤矿诉讼案,面斥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拒绝上海煤矿的拉拢,据实将诉讼案改成万言报告书。1934年任汉口《大申报》总编辑时,得知共产党人陈心泉、张执一被捕的情报后,全力营救,通过他的老同学、时任湖北省反省院院长黄玉实的关系,使一人获释。新中国成立后,张执一任中共统战部部长时,与万枚子有诗词唱和。

1936年元旦回北京,受聘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参议兼新闻科长。1937年接任北平新闻检查所所长。其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发表联合抗日宣言,可是在冀察政务委员会上,竟有人主张对日妥协,万枚子忍无可忍,大声疾呼:“现在敌我短兵相接!卢沟桥血肉相拼啦!二十九军死了多少兄弟?日本人来不是谈到,而是威胁。”使徘徊在和与战中间的宋哲元将军下了打的决定。为此他留下诗句:“七七卢沟响炮声,挥戈抗日鬼神惊。冲寇怒斥谈和议,血泪交流浸古城。”

1938年1月12日、13日,在汉口《大公报》连续发表《抗战到底三原则和三运动》一文。同年2月,任湖南省第八区专署秘书,后又代行专员。10月任湖南省民众抗战统委员会主任秘书,12月任湖南省桂阳县县长,他在县府内写了一副对联:“假我两年,将八千里幅员生色;藐躬一宰,为三十万民众折腰。”在任期间,突然接到省政府注有“县长亲译”的加急电报:“奉蒋委员长密电,将该县共产党李典午、李醒园、李亚明秘密处死。”他知道此三人中,第一人是共产党员,后两人是国民党员。不能容忍别人借自己之手杀害无辜,他立即采取措施,让秘书设法通知李典午出走。而他急赴耒阳(湖南省政府临时所在地)面见省政府秘书长,陈述自己的观点:“现在国共二次合作,不能有此举动。况且三李中后二位是国民党员。”面对秘书长的指责,他义正词严地质问:“这还叫国共合作?”问得秘书长哑口无言,虽然当时未以“政令不通”或“倾共之嫌”来追究责任,但后来被借故与该县食盐运输公司舞弊案有关而罢官。

1943年春,张治中为鼓舞士气,扫荡敌寇重建《扫荡报》,将万枚子从重庆《时事新报》主编的位置调往《扫荡报》任少将副社长兼总经理。后由张治中提议,将各地的《扫荡报》更名为《和平日报》。南京《和平日报》于1945年11月12日创刊,由万枚子代理社长,1946年1月1日上海《和平日报》出版,又由万枚子任社长兼总主笔。在元旦发刊词上吹起了和平之风,由有关知名人士撰写《和平礼赞》《和平是人类的永久契约》等文章,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可是好景不长,《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密颁“剿匪手本”,向八路军、新四军大举进攻,《和平日报》又要恢复《扫荡报》旧貌。万枚子一气之下,辞卸了两社社长之职,并纪以《哀和平》一绝:“才除扫荡起和平,盛会典终宇内惊。忍看和平重扫荡,拨开浓雾觅光明。”

1947年,万枚子回祖籍潜江登记,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竞选。他目睹基层社会流血打斗、强兵镇压、选票制假等糟糕事,进一步认识国民党的腐败已病入膏肓,同年12月25日在上海《大公报》刊登启事,退出国民党。此后,他作为无党派人士,与开明人士合作,在上海《大公报》连续发表《对当前局势的主张》《我们对反扶日运动的基本认识》《对时局的意见》等文章,从而揭露、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与美帝国主义勾结,并同情被捕的进步青年和学生,被誉为上海著名的“新六君子”之一,由此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遭特务窥伺,只好化名逃往香港避难。

1949年4月12日,经中共华南分局委员、香港工委书记夏衍致电中共中央统战部,说明万枚子加入革命战线的意愿。同年6月他携家眷返沪,将女儿万家堃、万家仁、曾祥芮等3人同时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8月,万枚子持夏衍的介绍信,携妻北上,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的热情接待。10月1日,万枚子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