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的自然环境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经112°29′至113°01′,北纬30°04′至30°39′。潜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距离湖北省会武汉市154千米。市境最东端在东荆河左岸幸福闸之东,西端在四湖中干渠(总干渠上游段)右岸西黄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窑台,北端在汉江右岸的刘家伙。东西横距51.3千米,南北纵长64.4千米,国土面积2004平方千米,人口103万。
潜江在地质构造上是江汉盆地的一部分,由该盆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潜江凹陷、丫角—新沟低凸起、江陵凹陷等组成。潜江无山,地势低平,由北向南,由东荆河向其东西两侧腹地略呈倾斜。全市海拔最高处在北部汉江右岸河堤村的朋滩及共和村的中垱台,海拔均为38米,最低在南部白露湖(西大垸农场)的水产队,海拔24米,高差14米,自然坡降1/3800。
潜江境内自古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东荆河现在是汉江唯一的分洪河道。东荆河于潜江泽口接汉江,向东流经监利、仙桃、洪湖,至武汉沌口入长江,全长140千米,其中境内流程37.4千米。《明史》记载:潜江“北有汉水。西北有潜水,即汉水分流,经县东南入于汉。又东南有深江,又南有恩江,皆汉水支分也。西南有沱水,为江水之分流,经县南,有重湖环绕,又东汇于汉水”[3]。百里长渠、城南河、田关河、西荆河等21条排灌干渠和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6个湖泊遍布潜江市,其中湖泊面积2.7万亩。
潜江位于北纬30°附近,其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热量、雨量比较充足,无霜期较长。但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匀,容易出现旱象和渍涝。潜江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9~1988小时,全年无霜期约250天。
潜江市有野生植物330多种。蕨类植物主要有石松、垂穗石松、水韭、木贼、节节草等14种。被子植物双子叶纲主要有三自草、蕺菜、化香树、桑、枸树等255种。单子叶植物纲主要有白茅、燕麦、狗尾草等63种。潜江市有野生动物400多种,属昆虫纲和蛛形纲的148种,鱼纲60种,两栖与爬行纲22种,鸟纲39种,哺乳纲11种,其他类9种。
潜江富藏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等矿产资源。境内还有矿泉水、陶土等地下资源。这些自然资源都是潜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