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有荆州”后的潜江夏商周文化遗址

一、“始有荆州”后的潜江夏商周文化遗址

夏商周时期,潜江属于“荆州”地域。甘鹏云在《潜庐类稿·潜江沿革》中称:“殷时荆州以汉水为界,汉水以南皆属荆州,潜江县城正值汉水之南,其在三代盖荆州地也。”

“荆州”的由来,与“禹别九州”息息相关。禹是上古时代与尧、舜齐名的圣王,历来传颂他治理洪水,又划定“九州”版图。《尚书·禹贡》篇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吕刑》篇载:“禹平水土,主名山川。”[9]《左传·襄公四年》载:“芒芒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10]《诗·商颂·长发》载:“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出土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如《齐侯钟》铭曰:成汤受天命,“咸有九州,处禹之堵”。《秦公簋》铭曰:秦祖先受天命,“鼐宅禹赉,十又二公,在帝之坯”。《遂公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此外,上博简《容成氏》也有关于禹划九州的记载。可见,有关大禹治水,敷土平山,疏浚河流的记载,在中国早期文献中广泛存在。

《尚书·禹贡》篇有关荆州的表述如下:“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底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11]禹所划定的荆州范围位于荆山、衡山之间,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属于湖北省西北部。衡山则位于今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由此可见古荆州覆盖了湖北和湖南两省的大部,包括河南部分地区。

潜江,位于荆州的腹地。潜江区域出现的大量夏商周时期遗址,印证了禹启荆州以后的潜江早期文明。除了前文已经介绍的涵盖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等不同文化时期的遗址外,潜江地区还有如下重要夏商周遗址:

郑家湖章家台遗址 位于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五组。东邻向阳渠,南靠解放渠,北距郑家湖村五组居民点150米。与郑家湖村三组居民点相望。遗址中部隆起,四周低缓。该遗址南北长211米,东西宽173米,面积为31280平方米。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板瓦、筒瓦、鬲足、豆等陶器残片。时代为西周、东周时期。

魏家台遗址 位于潜江市龙湾镇和平村七组东侧,地势平坦,遗址被挖成南北并列的四个鱼池。南有壕沟相隔,西临万福河,北距四支渠50米。遗址南北宽200米,东西长240米,面积为44576平方米。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鬲足残片、绳纹陶片、豆柄,东汉时期残砖、罐口沿残片,宋、明、清时期的碗足残片等。时代为东周、东汉、宋、明、清时期。

冯家台遗址 位于潜江市龙湾镇竺场村六组西南农田中。遗址南距壕沟50米,北邻竺场村四支渠150米。遗址中东部微隆起,南北宽78米,东西长135米,面积为9806平方米。北侧地势平坦为农田,其他三面为鱼池。地表采集有周代鬲足、绳纹瓦片,唐、宋、明时期的碗、豆、瓷片等。时代为东周、唐、宋、明时期。

北沈家台遗址 位于潜江市张金镇巩心村九组东侧农田中,被南北万福河一分为二。遗址东西两侧微隆起,北有壕沟相隔。遗址南北宽189米,东西长251米,面积为42732平方米。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的绳纹陶片、豆柄,宋、明、清时期瓷片等。时代为东周、宋、明、清时期。

古堤坡遗址 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七组北。东靠棱角洼,南接潘家咀,西距古城仙山道教旅游景区约100米,北邻玉湖路。遗址地形周边低,中间高为林地。遗址呈不规则正方形,边长约168米,面积约28372平方米。遗址上文化遗物散布较少,未见文化层堆积。采集标本有鬲足、盆口沿等陶器残片。时代为东周、秦时期。

田家新台遗址 位于潜江市浩口镇田湖村七组村民自然村落的东部和田湖村八组西北部农田。遗址东距刘沟约300米,南抵胜利河约100米,西靠新沟200米,北离汉宜铁路约200米。东头河从遗址中部穿过,遗址上为农田和民宅,因平整土地,可见文化层和文化遗物。遗址呈长方形分布,南北宽300米,东西长325米,面积88138平方米。地表采集的器物标本有鬲、盆、钵、罐等器物口沿,网坠、厚布纹瓦、影青瓷、灰白瓷碗底等。时代为战国、汉、宋、明时期。

王华寺遗址 位于潜江市浩口镇西湾村一组东部农田。东接农田,东北角为移动电信塔和西湾窑场,南抵一条沟渠,与七里村组交界,西与七里村农田相邻,北靠通西湾窑场路。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40米,面积124286平方米。鱼池内采集有碟、罐、杯、碗等器物残片,文化堆积厚30~60厘米。时代为东周、汉、宋、明时期。

陈家庄遗址 位于潜江市浩口镇西湾村二、三组交界处。东与中干渠相连,南距318国道约2千米,西南部有二、三组居民点,西北邻长湖。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510米,面积约192000平方米。田埂、水沟等处可见文化堆积分布。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瓮、盆、盂、罐、豆及汉代的盆、罐、排水管和宋代的粗布纹瓦、釉陶罐、瓷碗等器物残片。据采集的标本分析,时代为东周、汉、宋时期。

刘家岭遗址 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九组南部岗地上。南邻田关河,西靠朱家大丘,北抵王家浅遗址。三七机耕路穿过该遗址。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185米,面积约46740平方米。地表采集有少量罐、豆、盆等陶器残片。时代为东周、汉时期。

邓家台遗址 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北。东距马脑台墓地约70米,南抵古城村十组民宅,西北邻借粮湖。遗址分布在邓家台岗地的农田里。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77米,东西宽61米,面积3320平方米。地表采集遗物有鬲口沿等器物残片。时代为东周时期。

丁杨家台南遗址 位于潜江市龙湾镇柴铺村五组南侧农田中,丁杨家台南侧。遗址地势平坦,东距龙湾公路约300米,南抵柴铺村六组约100米,西邻柴铺电排河,北有壕沟相隔。遗址南北宽210米,东西长356米,面积为68977平方米。鱼池断壁上可见文化堆积分布,地表采集有汉代的砖、瓦残块,东周的筒瓦等。时代为东周、汉代时期。属古遗址寺庙遗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