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一只梨子的两半”
老师把一只梨子切成两半,问学生:“这是什么?”一个说:“是梨子。”一个说:“不是”。老师说:“两个答案都不准确,应该说是梨子的一半。”诚然,梨子的一半是梨子也不是梨子,两半合在一起才是一只完整的梨子。
语文教学也有两半。
一半属于“实”的部分。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这一部分偏于技术的训练,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严格要求,多次重复。有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能生巧,来不得半点偷懒和马虎。不管什么天才、什么高超的训练方法,都只能顺应这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养成认真严肃的习惯。对于运用语言来说,这种习惯是十分重要、非常可贵的。
另一半属于“活”的部分。进行上述训练是为着表达。表达是同表达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对是非的认识,以及一吐为快的积极性紧密相联的。因此,学习语言运用(说话和作文)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领域,以及想象和创造的余地,要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这样才能生动活泼起来。表达训练不是个纯技术性的问题。认识的偏差只能导致学生把表达看成一种僵死的程式,厌弃说话和作文。
一个“实”一个“活”,虽说是语文教学的两半,却不能像梨子那样截然分开,毫不相联。在教学实践中“实”中有“活”,“活”中有“实”,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实”和“活”的基本结合点是生活。生活能使学生扩大视野,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激起喜怒哀乐等纷繁复杂的感情。这些构成表达的主体,技巧只是附在主体上的色彩和花纹。比如一块大理石料,技巧只是雕刻在石料上的形象和纹饰,没有石料是谈不到技巧的。
生活是广义的,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生活,属于学生在生活所及的范围(家庭、学校和社会)内直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部分是鲜活的,但毕竟是有限的。另一部分是间接生活,属于从各种传媒,特别是各种读物中获得知识。这部分不是学生直接体验,但凭借它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深入各知识领域,简直是无限的。两种生活都十分重要,共同构成语言表达的“大理石”。
通过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精选的课文),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这是不言而喻的。
谈论语文教学,可以有许多条,可是依我看,最基本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梨子的两半——“实”和“活”。这,也许被视为简单化,算不得理论,可是以此指导教学,肯定是切实有效的。君若不信,请尝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