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开去,广泛开展课外、校外语文活动
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课外和校外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广阔天地。宜昌的实验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取得了多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使之完善,建立制度,不难形成一个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包括学校和社会)有序延伸的教学网络。
枝江市七星台镇中学充分利用校内的条件,开展语文活动。据赵华老师的介绍,他们的做法是:(1)办好两个图书阅览场所,一是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另一个是班级的图书角。提倡学生自由阅读,博览群书,使他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加强老师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向学生推荐报刊上的好文章,传授读书方法,督促写读书笔记等等。他们对1200名学生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凡是课外阅读数量大、范围广的学生悟性就高,进步就快,语文就学得好;反之,就差。(2)办好校园的文化长廊和教室的板报,由学生自行撰稿、组稿、选稿,自行设计;同时办好校内广播,18个教学班轮流主持,自主办理。(3)有计划地举行各种专题会,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以及语文知识竞赛、读写竞赛、到街头消灭错别字等。
长阳三渔冲中学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以“听语言,辨颜色”为主题的小品表演、以“文物古迹、稀有生物要不要重点保护”为主题的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观《三国》写手记等等。特别是他们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举办了很有创意的广告征集活动。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进行语文训练的极好时机。这些时机稍纵即逝,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枝柘坪中学有一次举行拔河赛和接力赛,李权英老师领导的班级里有一位文力黄同学,因为一点小事误了比赛,致使本班未能获得冠军。老师没有批评他,让班里同学分成小组评论这件事,然后选派代表在班上发言。最后文同学发言,他讲了未到校参赛的原因和此时的心情,很动感情。通过这次交流,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在这种情势下,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写个小评论,结果写得既快又好。学生反映:“写这篇小评论,有一种快感充满全身。”
语文教学,人们往往只重视课内,忽视了课外。其实,学习语文的天地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通常说的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第二层是校园,包括各科教学(任何一科的教学都是运用语文来完成的)以及多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第三层是家庭和社会。生活无处不运用语文,因而充满学习语文的机会。这三个场所一个比一个广阔,要恰如其分地发挥这三个“课堂”的作用,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强劲的综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