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种作文

(四)两种作文

新中国成立之初设文学课,不久翻了车,从此文学课成为语文课的禁区。粉碎“四人帮”后,张志公先生和我都提倡把文学纳入语文课,文学因素逐渐多了。中学各门课程中只有语文管文学,文学教育只能在语文课中得到发挥。它不仅能给学生以高超的语文范本,而且影响学生人生道路、审美观念等。如今文学教育得到重视,是一件大好事。

老师们讲的大都是指导学生写文学性作文的经验,我想提出另一种作文,即科学性的作文。两种作文的写作有很大不同。第一,写文学作品,诉诸情,没情的不能称为文学作品。哲理诗,如《老子》也充满感情。而科学性文章则诉诸理,重在讲明白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如介绍大自然沧桑变化,说明一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论述一种历史现象和自己的见解等等,都重在理,不在情。第二,文学作品的表述重在生动感人,鲜明的形象、大胆的想象和动人的抒情是经常采用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科学家研究白发,则不采用这种笔法,必定要测定此人的白发长几尺几寸几分。科学性文章则在于准确的描述、可靠的论据,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秦论》是一篇极好的政治论文,摆出六国存亡的大量史实,通过精严的推理,得出不容辩驳的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有些文学作品带有科学性,也有些科学性文章带有文学性,不能截然分开。尽管如此,两者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各有其特点,需要分别加以指导。第三,写作所凭借的资源也不一样。文字作品主要源于生活,文学性作文自然也着重从生活中取材。科学性文章,一是源于亲自的实验,二是源于大量资料。资料太重要了,如地球变暖、宇宙航行、环境保护、稀有生物的兴衰、重大历史事件的得失等等,研究和了解其中任何一个局部问题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运用资料,包括检索、摘录、分析和运用,以及使用电脑,有一套专门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让学生掌握。希望老师们注意指导科学性作文,搞出经验来。青年不但喜爱文学,也喜爱科学,如让他们凭资料探索各种秘密,从不知到知,同样可以激起他们很大的兴趣。学生将来升学或步入社会,写科学性文章的需要广泛存在,中学语文教育不能搞清一色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