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划地编配练习,加强基本训练

(三)有计划地编配练习,加强基本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非勤于动口动手、加强练习不可的。教材中练习的编配,除要求具体、形式多样、富于启发性之外,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读写训练统一起来。既注意引导学生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有些课文的练习是努力这样做的。例如,《记一辆纺车》一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说说作者为什么把纺车比作侣伴和战友,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延安的光荣传统。要求说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这样,就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读写训练结合在一起了。

第二,着重基本训练。以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基本训练作为练习的重点。例如,通过辨认形近字、纠正错别字、给字注音等练习,训练学生正确读字写字。通过辨认词义、解释成语、填空造句、加标点等练习,训练学生正确地选用词语,做到语句通顺。通过划分课文的层次和段落、剖析课文的中心和材料等练习,训练学生写文章能够正确处理通篇的布局,做到思路畅达。还有一些有关修辞方法的练习,也都是从加强基本训练着眼的。

第三,力求密切结合课文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体现各年级读写训练的重点。例如,初中一年级着重培养记叙能力,并要求学生正确辨别字的形、音、义,丰富词汇,学会用词造句。为此,初中第一册安排了几个记叙文的重点单元以及有关字、词和记叙要素的短文。与重点单元相配合,编配了相当数量的辨字辨词和有关记叙文写作方法的练习。有些语文知识在练习里介绍。如第一册没有编入有关修辞知识的短文,而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就在练习中做简单的介绍。

练习还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各册在练习中都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这一部分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图书设备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增多了,要注意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大部分练习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练习可以由学生口头回答。练习的数目,教师可以有所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