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语文教学的整体构想
2025年10月13日
(三)关于改革语文教学的整体构想
社会性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显著特点。人们学习语文,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十分重要,却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以外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形成都施与强有力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随着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发展,人们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进而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来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河北省张孝纯老师倡导的“大语文教育”就是突出的一例。他的“大语文教育”可以归结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所谓整体结构,即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来观察语文教学,社会应是个大系统,学校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他把语文教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语文的课堂教学;二、第二教学渠道,指语文的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三、学习语文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一项是主体,第二、三项是两翼。语文教学,要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开辟第二教学渠道,并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地区的汉语文教学也在注意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作用。前些年,新疆举办了“我爱新疆”维吾尔语、汉语的双语比赛,预赛选出维、汉、哈等9个民族的39名代表参加复赛和决赛,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7岁,各用维、汉双语朗诵一篇文学作品,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延边朝鲜族汪清县二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汉语文课外活动,巩固了课堂上学过的汉字,还多识了100多个汉字,提高了阅读能力。
整体构想扩大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眼界,也拓宽了编写教材的领域。教材的编写,在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同时,不能不在其他两个方面也有所作为。今后的教材应向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和多种功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