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生活相联系

(二)作文与生活相联系

倡导学生说真话,就必须有话可说,有说不完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哪里?言之有物,物在哪里?答曰:在生活中。帮助学生开发写作资源,走进生活,打开生活之门,是消除作文“灰色污染”的最为重要的步骤。在宜昌,我见到许多鲜活的经验,这一次又听到许多好经验,而且有新的发展。如组织参观访问,不只参观展览会,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而且采访名人学者,调查民风民俗,到工厂打工,去农贸市场卖菜,不仅做旁观者,而且做参与者。再如利用电视,扩大学生视野,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更穷千里之目看世界。现在利用电视这个作文联系生活的利器,已经受到普遍重视。现在又有了新的项目——旅游。成都吕老师组织学生带着作文的任务到北京旅游,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之后写出了很好的作文。他们路过秦岭,在站台上遇到一个小姑娘收集易拉罐,用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用。师生就此事写同题作文,共同评论,收效很好。

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写作材料,是否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不一定,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善于感悟,把接触到的事物看明白,看仔细,了解其精神实质,捕捉其中最感人的东西。兴趣来了,感到有许多话涌上笔端,再让他说假话、套话,他不干了。近年提倡和推广的“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我深表赞同。我认为它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极好的形式。山西卢老师有句话:“看来从动态中学习作文最能取得好效果。”这话很精彩。确定一个主题,师生共同研究,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发现,不断前进。学生不止于观察,也不止于一般参与,而是从事探索、研究,参加全过程。这样得来的东西是生动的、深刻的,据此写出的文章不会停留于一般的摹写,是扎实具体、富有活力的。这样做不仅大有益于作文,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进其聪明才智。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基地。各种课堂以外的活动,有的比较便捷,有的则需要许多条件,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我们要精心策划,妥善安排,活动贵精不贵多,课内课外协调进行,互相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