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训练和实用

(五)训练和实用

学生的作文,不论是实用性的还是非实用性的,其目的都是为着训练,并不付诸实用。比如练习写信,往往虚设情境,写罢也并不寄出去。训练的目的是为着将来实用,所以我们应该在训练中就同实用适当地联系起来,越是高年级越可以这样做。

学生的写作见诸实用,产生社会效果,会起很大的积极作用。首先,会使他们真正感到语文的实用价值,进而真正认识到学习写作的重要性。原来,自己写的东西不只躺在作文本里,还能跑出来发生实际影响,这一感受还会大大增进写作兴趣。一篇习作在报刊上发表,决定一生的命运,大作家中是不乏其例的。其次,课堂上设计的情境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很不相同:前者虚设,如置身舞台;后者真实,如走上十字街头。两种写作也很不相同,比如磨刀,前者只是为着训练磨刀的技术,后者则是为着上战场。因此,为实用而写作会使学生具有临阵感和责任感。成败得失在毫厘之间,一字之差也许误了大事。这种情况会驱动他们自觉地揣摩推敲,不敢也不愿草率从事。

写作的实用有两个范围:一个是家庭和学校,在身边;一个是社会,广及世界。家庭和学校需要使用文字的地方,应尽可能指导学生去写,如家属和朋友间的通信,学校的通知、图书馆的新书介绍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办报,办广播,办文学社团。社会更加广阔,可以鼓励并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参加作文比赛、说普通话比赛、讲演比赛或读书比赛,还可以帮助学生同作家、编辑家、记者建立联系,取得他们的指导。这方面打开思路,会发现许多机会,要及时安排,加以运用。

写作能力是诸多能力的综合。写作教学不仅要着重提高语文能力,还要兼顾其他诸因素,特别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以这个认识为指导,写作教学就不会沦为枯燥乏味的单纯的技术训练,就会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以其彩虹般的进程和探险般的趣味吸引学生,使他们应接不暇,欲罢不能。以上讲到的几点只是举隅,从这个基本认识出发,可以探索出许多柳暗花明的通道来,通向一个写作训练的新天地。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满足升学和就业的需要,这是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许多朋友都为此献计献策,我也凑来献芹。路子肯定不只一条,而且有的路子可能远胜于我所指引。可是,凭近半个世纪的体察,我把多次讲过的话做一番整理,形成以上较完整的意见。我自信是靠得住的。虽然无香无色,却可能结出无花果。偏爱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