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和改

(三)读和改

学生学习语言的运用,提高作文水平,有许多途径,其中读和改两项是非常重要的。

读,指的是研读他人写的好文章,从中揣摩体味文章的作法,这是学习别人的经验。改,指的是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者研究教师的评改,悟出写文章要如此这般的道理,这是总结自己的经验。前者是取法乎上,虽然是上,却非自身的感受,学起来往往不易。后者是反求诸己,是非正误,皆可亲尝,学起来往往容易一些。读和改,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语文教学中,大家对读是重视的,对改则不大重视,因此我想说说这个“改”字。

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称赞过这样的做法:拿名著的稿本来看,看那修改的地方,揣摩原话为什么不够好,改后的话为什么好,最有益于学习写作。这话是十分中肯的。中学生暂时还未必见得到和看得懂名著的稿本,但有他们自己的作文在,有教师的批改在。作文虽远不如名著完美,但有一个好处,是学生自己写的东西。如果师生都对“改”充分重视起来,教师评改以及学生对待教师的评改都十分认真,教师评改务求至当,学生反复揣摩,必期有得,那么,一次作文也许会事半而功倍的。

何况还有一层意思。要问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我说,至少是七分作,三分改。古今的文章妙手都知道改的重要,写成文稿有的要改许多遍,改很长时间才拿出去,有的因一字未安,苦思冥想,蒙友人指出,叹为绝妙,遂拜为一字师,这样的佳话是不少的。学生也是这样,一篇作文写出来自己再认真看一看改一改,情况就大有不同。可惜有许多学生缺乏认真的写作态度,缺乏自改的良好习惯,害得自己的作文远远低于自己认真一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教师的批改,并且自己动手改自己的文章,使他们增强语感,在写作实践中具体辨别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及立意的是非正误,养成他们“改”的能力,对于提高其写作水平是有重要意义的。


[1][唐]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七)。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