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言文教学

(四)文言文教学

为了达到教学要求,使初中毕业生能够读懂浅近的文言文,高中毕业生能够读懂一般的文言文,这套课本的文言文的选材分量增加了,占总篇数的40%多一些;同时,在注解里加强有关文言词、成语、典故、句式的解释,在练习里加强有关理解文言文的训练,并且在高年级编入指导阅读文言文的短文。

关于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有些人是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认为没有必要;或者认为困难很多,不易办到;或者认为对学生学习现代语文有妨害;还有个别人认为这是一种“复古”倾向。这些意见,实质上是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目的缺乏应有的认识。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目的,可以分作两方面来说。一是为接受祖国文化遗产打下初步基础。我国几千年来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是用文言记载下来的。青年一代如果不懂文言,就无法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文言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关系,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无批判地学习文言,让今人说古语,固然不对;把文言一概否定,认为一无可取,也不对。我们的看法是:文言里有糟粕,有已死的部分,应该抛弃;但也有精华,有还有生命的部分,则应该吸取。拿读来说,不少用现代语写的文章里,不但有文言词汇、成语、典故乃至某些句式,而且往往有直接引用古书的地方。没有一点文言修养,对这些东西只能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懂。学生如果连用现代语写的文章都不能完全看懂,那么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再拿写来说,好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里,有极富于表现力的词汇,有极其精练巧妙的表现方法。在用现代语写文章的时候,吸收了这些成分,文章就会简练生动,光彩焕发。总之,让学生多读一些文言文,是为了让他们初步掌握文言的阅读工具,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多读一些文言文,不是为了让他们学会用文言写作,更不是为了让他们钻到故纸堆里去,这跟“复古”是毫无共同之处的。

当然,要求提高了,篇数增加了,会给一部分教师带来某些困难。在编辑工作中,我们考虑到这一点,采取了一些措施:选文力求平易流畅(佶屈聱牙的一律不选);在编排上注意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初一为20篇(占33%),逐年级递增2篇,到高三为30篇(占50%);注解力求明确详尽;教学指导书力求多介绍一些必要的资料;并且为教师编辑了文言进修读物《古代散文选》。有了这些措施,再加上教师的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开头的时候,有些教师可能感到吃力些,但是只要能刻苦钻研,过一些时候,熟悉了教材,积累了经验,困难就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