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刘朏朏、高原两位
老师研究实验的“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最大的特色是把作文教学同
学生的
生活联系起来
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注意指导学生怎么写,不太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寻写作的源泉。曾有些人指出过这个问题,也做过很认真的研究实验。实际上,写作过程至少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阶段,写什么是怎么写的前提,是更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注意怎么写,不注意写什么,会导致学生拿起笔来无话可说,视作文为畏途;还会导致一种八股式的文风,内容贫乏空洞,只是堆砌辞藻。如同种花,如只注意修剪花枝,不注意植根培土,花株没有不枯萎的。
“三级训练”很重视指导学生把提高思想认识同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的材料、捕捉切身的感受结合起来。这不能不说是突破了传统的藩篱。这一着棋下得好,使作文教学全局皆活了。看看孩子们的作文,生动活泼,一点八股气也没有,就是很好的证明。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长期的、认真的研究和实验,初步搞出了一套教学程序,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已在许多学校推广实验,取得了好的效果。
眼下,人们谈论语文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了。这个改革该怎么搞呢?不热衷于赶时髦,不满足于浅尝辄止,长期地、认真地进行研究和实验。这样,脚步可能是艰难的、默默无声的,但每一步都会是坚实的。我以为,这是一条能真正获得效益的途径。许多有志之士就是这样做的,两位老师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