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材质量

(三)选材质量

语文课本以课文为主体。课文要求质量好,即在思想内容方面和文字技巧方面都有尽可能高的水平,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同时还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育需要。

这套课本的选材力求符合这个要求,着重选取了那些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的课文(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白杨礼赞》《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增选了一些历来传诵的名篇(如《爱莲说》《桃花源记》),也酌选了一些新出现的好文章(如《荔枝蜜》)。现代文章,思想内容很好而文字略有毛病的,做了必要的文字加工。

对古人的作品,在思想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况:(1)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都好的(如《苛政猛于虎》《曹刿论战》),这一类选得较多;(2)内容无害,写作方法值得学习的(如《登泰山记》《核舟记》),这一类适当地选了一些;(3)思想内容稍有消极因素而艺术水平很高、确实对学生学习写作有帮助的(如《祭十二郎文》),这一类也选了少数几篇(对其消极因素,在注解或教学指导书中指明)。

政治论文,注意选入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的根本方针政策的、反映时代精神的,而在语言文字方面又可作学习典范的好文章。毛泽东的论文共选了20多篇。毛泽东的论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高典范,让学生多读一些是必要的。

此外,选材还注意了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浅适当;特别注意了文章的短小精悍,适当控制了初高中课文的篇幅,一般说来,初中每篇不超过3000字,高中不超过5000字。以初中第一册为例,白话散文平均每课字数为1600左右,达3000字的只有一篇。为求篇幅短,有些原文过长的,做了删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文篇幅过长是不便于教学的。课文的篇幅短,不但便于教师细讲,便于学生背诵,便于学生学习文章的篇章结构,还可以多教几篇文章。几篇短文章跟一篇长文章相比,字数可能同样多,但是,前者比后者教起来费力少而收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