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读多写

(三)多读多写

有人以为多读多写的提法陈旧过时了。我还是要老调重弹。麦稻菽粟,古已有之,今天仍然以之充饥,并无陈旧的问题。古人的经验值得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文章的滋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阅历,一是大量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单说多读对写作的重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说的是借助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获取远离身边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多读能增进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人的气质。关于多读的好处,古人都说到了。

学生阅读,首先是语文课本,文章极好但数量太少。第二是指定的课外读物,也还不够。第三是大量的自由阅读。我很欣赏引导学生自选读物,无拘无束地读点书。书的内容只要是健康无害的,不论是文学的还是历史的,是人生的还是宇宙的,是武侠的还是言情的,都可以读。不必订计划,不必提要求,不必定时间和进度。一本书,读多少算多少,也不必每本都读到底。一方面在课堂上,把阅读当成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外,把阅读当成休闲,当成游戏。两相配合,可增进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自然会大大增长。我注意到,老师们采取了许多办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如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开设讲座、举行读书报告会等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

阅读,提倡写读书笔记,可以摘录精彩的段、句,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如果与作者有不同意见,还可以同作者辩论。随手写来,不拘形式。

再说作文。按照教学安排,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形式的作文,是完全必要的,但次数太少,十分不够。我们应大力倡导学生课外练笔。课外练笔不仅于作文之外,大大增加写作量,而且会提高写作兴趣,是一种极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