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4个规律

五、礼仪的4个规律

(一)约定俗成律

约定俗成律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

(二)等级相称律

等级相称律指礼仪是划分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礼仪的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应相称。等级相称律从根本上说就是等级的规模,规格和形式都要恰如其分,即不能“贵用贱礼”或“贱用贵礼”。例如,上级领导来厂里调研,就不能让班组长和车间主任去协助,必须要由厂领导去配合调研,否则就是“贵用贱礼”。再如,主机厂来了个现场代表到厂检查工作,厂里只需一个站长陪同他在站内检查工作,陪他吃饭,如需要的话,厂领导会见一下即可。

(三)时空有序律

时空有序律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都有意义,是礼仪主体和客体等级秩序的体现。

在体现时空有序律的时候,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安排都要尽可能为尊者、长者、亲者考虑。如果礼仪对象是尊者、长者、亲者,那么就要想方设法地“将方便留给对方,把困难留给自己”。安排符合这一要求,就是对时空有序律的有效遵循。比如,上公交车让老人先上,进电梯女士优先,就符合时空有序律。在日本,上电梯如出现超员现象,电铃一响,自觉地走出电梯的是女士而不是男士,从时空有序律来讲,这样符合日本的国情,不算失礼。

(四)客随主便律

客随主便律指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必须遵循处于主位当事人所在地的礼仪规范(这里的主客位是根据礼仪活动所在地域来划分的)。这是礼仪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例如,在法国,主人用香槟、红酒这类果酒招待客人,客人就不能非让他人上白酒。俄罗斯有一则谚语:“不要把自己的规矩带到他人家中。”非洲人更夸张地形容:“到了独脚人居住的村子,就应该用一条腿走路。”这就是客随主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