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女生的言行礼仪
所谓恋爱,指婚前男女双方培育爱情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爱慕、相互追求的情感和行为。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伴随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选择恋爱应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即使是恋人之间也需要礼仪的约束,大学生恋爱应该注意以下礼仪:
(一)男、女生喜欢的异性形象
1.女生喜欢的男生形象
有才华、有专才、有风度、懂得尊重和关心女性,善于与人交往,有一定威望,有责任心、诚实、豁达、聪明、幽默。
2.男生喜欢女生形象
自然大方、随和、温柔、细心、整洁、文静、善良、自尊。
(二)恋爱中的男、女生的言行礼仪
爱情是一种异性间亲密的特殊人际关系,要维系爱情,使之隽永、甜蜜,就要在言行上多加注意:
1.无休止地争吵
因意见分歧而发生口角在所难免,但恋爱中的男、女生不能稍有分歧就唇枪舌剑、争论不休,甚至把“分手”挂在口头上作为习惯用语。若双方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谦让,任何一方认真或寒心,都会毁尽一世情缘。
2.谈论恋爱史
有的人对以往的恋人或趣事念念不忘,或对方追问,轻易就把过去的恋爱史和盘托出,以示忠诚,殊不知,这样往往会使对方在心理上留下疙瘩而影响彼此的亲密关系。
3.如影随形
距离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热恋中的情人都希望朝夕相伴,长相厮守,但长期如此,既耽误学业、又不利培育感情。双方最好商定每星期一起相处的次数和时间。只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才能使爱情的力量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成功又会使爱情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在校园中恋爱双方最好彼此给对方留一点自由空间,也留给自己独立的空间。
4.强人所难
恋爱是双方的事,不应失去主见和自主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恋人完美,在潜意识中希望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塑造对方。但这种强人所难的想法容易引起自尊、人尊、人格自主、行为方式上的冲突,造成逆反心理。
5.随意许诺
有人说婚姻是一条河,相恋的男、女便是河之源头的两道泉,在其交汇处,必然会激荡出动人的旋律。但若是意乱情迷时的种种许诺,定会成为日后的隐患。
6.理解爱的真谛
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通常把爱情关系看成是天长地久的,一旦完成寻找和建立爱情的“艰难部分”,许多人就宣称大功告成了,殊不知感情是一种永远在变化中的事物。
首先,恋爱双方要真正理解爱的真谛,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情感,它是纯洁美好的,而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爱情的价值,不要为排遣自己的空虚寂寞而恋爱。
其次,双方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生活理想,有相似的人生态度。因为恋爱时人的许多行为都是由爱情支配的,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使两个人步调一致,对周围的事物容易达成共识与默契,减少不必要的争吵与摩擦。
最后,双方要学会如何呵护对方,学会给予关爱、欣赏和尊重,用心经营这份感情,才能够一同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7.坦然面对失恋
浪漫的校园爱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虽然“有情人”甚多,但终成眷属者少之又少。面对感情的挫折,应该学会如何进行理性的思考,学会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曾经的付出和自己现在的痛苦,两个人相爱,不是利益的交换,并不是你付出了,就有权要求对方给予你相同的回报。
(1)大学生失恋后的心理。大学生失恋后的心理主要分为积极型行为、过渡型行为和消极型行为。具体内容如下。
1)积极型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心智较为成熟的大学生才能做到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恋爱观端正,即为了寻求共同进步和互相帮助、相互鼓励的伴侣才确定恋爱关系的,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本着对他人、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失恋不矢志、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智、失恋不失情、失恋不失德、失恋不轻生,能积极面对失恋。失恋虽然带来一定的痛苦,但该类型的失恋者一般能在短时间内(一般1~2周)调整好心态和精神状况,把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这种类型的失恋者在大学生失恋者中占主流。
2)过渡型行为。面对失恋,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无所谓或玩世不恭的心态,不会为失恋而郁郁寡欢、伤心欲绝或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向上。失恋不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痛苦。据调查显示,该类型的失恋者大多数能在一周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部分大学生不懂爱情,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为了摆脱寂寞,或仅仅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等。
3)消极型行为。此类型的大学生所占比重不多。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私、冷漠,往往不懂得什么是理解和宽容,总以自我为中心,恋爱时在思想上只要求对方付出,不懂得奉献;在行为上只会索取,不会互助;处理问题、面对困难的经验和技巧不足,未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显存在心里脆弱及消极的认知态度等问题,失恋时他们无法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及思维方式,处理方法往往过激,甚至出现伤亡事故。
(2)失恋后易产生的行为。大学生失恋后除了存在以上的心理外还易产生如下消极行为。
1)自责。这类型的失恋者陷入悔恨的痛苦深渊,经常唉声叹气或喋喋不休,埋怨自己的果实。往往与当事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素质有关。
2)消沉。在失恋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在失败以及自卑感的心理阴影下,失恋者感到无比难堪和羞辱,充满虚无感和失落感,整日无精打采。
3)破坏。当甜蜜的恋爱突然出现危机,出于热恋中的当事人一时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易丧失理智从而产生破坏行为。这种破坏行为针对性强,大多表现为另一方或者第三者进行报复。
4)自暴自弃。当失恋者痛苦而无法自拔时,他们常采取非理性做法,以死来求得痛苦的解脱。
(3)失恋后自我调节的方法。失恋主要是自身问题,应从自身解决。根据心理学原理,大学生面对失恋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与修整。
1)价值补偿法。此法旨在稳定人的情绪、平衡人的心理、增强信心和勇气,而且对事业的成功还能起到激励作用。失恋大学生要努力克服爱情至上的观念,明确爱情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有比爱情更重要对理想、事业和工作的追求,并自觉摆脱失恋的阴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2)多维思考法。心理学认为当受到外界刺激、情绪不能自主时,排遣这种不良情绪的关键是冷静和理智。失恋后,不妨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整个恋爱过程,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失恋的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如:这场恋爱是否存在盲目性?对方感情的变化有无道理?这样的爱情值不值得留恋?
3)活动转移法。失恋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文体活动、学习班、继续深造等,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上去,使消极的情绪得到控制。置身于欢乐的环境中,用新的乐趣来冲淡心中的郁闷,可使自己忘掉痛苦和烦恼。心理学认为当保持记忆的条件暂时不存在,或被另一种现象干扰时,就会造成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遗忘。这样,伤感者不仅精神上得到了补偿,而且可以打开生活的视野,产生新的理想和追求。
(4)积极认知法。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失恋虽然是一次失败,但同样有其独特的积极意义,如:失恋能避免以后的婚姻失败、能增长阅历和耐挫能力、能澄清自我的爱情观、能让人学会珍惜、尊重和宽容等,多从积极的角度认识失恋问题能有效降低痛苦感,将失恋的负面影响减低。
小技巧
如何回绝求爱
甜蜜的爱情总让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然而也有很多绵绵的情,当事人不能当机立断,酿出很多苦果。
(1)回绝时,态度要诚恳。对方向你吐露心迹,这种真挚炽热的情感是圣洁美好的,当你无法承受对方的这种爱时,应态度友善诚恳吐出肺腑之言,让对方从“细微之处见真情”。且不可轻视或奚落对方,伤害对方的心,这也容易给自己埋藏祸根。
(2)先肯定,后回绝。回绝对方的爱慕之情,往往会深深地刺痛对方的心,如何把这种无意的伤害减小到最低限度,可以先正面赞美对方的优点和可爱之处,增强对方的自我认可,然后讲明性情不合,或已有意中人。此类回绝,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回绝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3)借物喻人,委婉回绝。有时候,对方用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多次向你表达爱慕之情,这时,你也应当尽量采用一些比较婉转、谦逊的方式,抓住生活中一些富有特殊含义的事物,赋予它一定的寓意,回绝对方。
☉经典案例
“禁止喂饭”
小李和小王是一对恋人。他们经常在校园的公开场合卿卿我我。后来,他们的行为越来越亲密,甚至在食堂里“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吃饭。对此,有些同学觉得很不舒服,觉得虽然不是原则上的大事,但的确不应该出现在大学校园,起码不文明。后来,随着像小李和小王这样的恋人越来越多,餐厅不得不贴出了“禁止喂饭”这样尴尬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