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交友六忌

四、交友六忌

(一)过分开玩笑

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过度的玩笑常常会适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后果发生。

(1)要根据说话的对象来确定。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大度豁达,有的则谨小慎微。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开玩笑就要因人而异。对于谨慎小心的人,则应少开玩笑;对于女生,开玩笑要适当,对于老年人,开玩笑时应更多地注意给予对方尊重。

从总体上说,要看说话对象的特点和承受力如何,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为准。

(2)根据说话对象的情绪来确定。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当说话对象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时,情绪就比较低落,这时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如在这时去和对方开玩笑,弄不好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幸灾乐祸。因此,开玩笑应选择在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时,或是在对方因小事而不高兴,并能通过笑话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时为好。

(3)要按说话时的场合、环境来确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如他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时,开玩笑会影响他人的学习和工作;在庄重的集会或重大的社会活动场合,开玩笑会冲淡庄重的气氛;在一些悲哀的环境中,如参加追悼会或去探望病人时,不宜开玩笑,这样会引起人们的误解。此外,在大庭广众之前,也应尽量不要打趣逗笑。

(4)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风趣,情调高雅。切忌拿他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同时,还要忌开庸俗无聊、低级下流的玩笑。开玩笑的内容应带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开玩笑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从中收到积极的效果。

(二)乱起绰号

绰号即外号,它是根据他人的特点而人为产生的。有的绰号,如称中国女排名将郎平为“铁榔头”,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等,这是一种带褒义的美称,也是本人都乐于接受的。但是有的是针对他人的生理缺陷而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这种专揭他人短处的外号切莫喊叫。

(三)随便发怒

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也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体现。随便发怒,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脾气。发怒虽是人的一种本性,但并不是说绝对改不了,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改变,会使人的性格随之而改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人们都有为自己的行为和感情辩解的动机,这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和他人分别对待了,强求他人来适应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对他人的意志不愿去适应,这种不能以平等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发怒的根源。一旦遇到不顺心就易发脾气,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平时要多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时要先找出自己的不是,因为随便发怒是一种不尊重他人和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在社交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

(1)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

(2)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交。

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遇事要冷静思考;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尊重他人,事实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

(四)恶语伤人

恶语是指那些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这些语言和现代文明极不相称,必须予以杜绝根除。为避免恶语出现,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自身做起,避免恶语伤及他人。

(2)临时回避,给对方以冷静思考的机会。有时,在对方脾气一触即发,可能会以恶语伤害自己时,最好回避,使对方找不到发泄对象,并逐步消火。这虽是对对方的一种“妥协”,但它可证明自身的修养,也给对方以冷静思考的机会,这对双方都很有利。

(3)及时沟通,以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对有些人来讲,恶语有时很难避免,这就要分析恶语的原因,最好的办法,是在事情发生或有苗子时,双方坐下来进行思想交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指导思想,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或矛盾,避免恶语的再度出现。

(五)飞短流长

人际交往,贵在“诚”字。在背后飞短流长的做法,不仅会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伤害朋友之间的情谊,严重的甚至会酿成社会的不安定,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低下。因此,大学生在交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干涉他人的隐私。朋友之间可以洞开心扉,无话不谈,这并不是说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公之于众,只要不违背社会的法律和公众道德,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侵犯他人的权利,这种隐私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不要主观臆断、妄加猜测。社会上确有不少人听风是雨,无事生非,颠倒黑白,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作怪,其结果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

(3)不要传播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听来的小道消息未必真实,妄加传播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坚决抵制,不让其蔓延。

(4)对朋友的过失不能幸灾乐祸。人并非十全十美,生活中当一个人有一定的过失或误入歧途时,作为朋友,理应善言相劝,使他迷途知返,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不应把朋友的错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把朋友推到更为难堪的境地。

(六)言而无信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格才会被人尊重。为人处世,“信用”二字至关重要。让人相信自己,就必须言而有信;言而无信,社会交往中就不会有其他的朋友。不讲信用的人,不值得交往,否则会上当受骗。

大学生做到言而有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

(1)朋友以诚相待。坦率真诚地与朋友交往,在关键时刻要帮助朋友排忧解难。与朋友建立起真正的友谊,相互信赖,友好往来。

(2)要记住自己的许诺。平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一般不要许诺过多,但一旦许诺,便要记住,以便日后兑现。

(3)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平时说话一定要恪守信用,绝不食言。对自己说的话,要具有责任感,要承担责任和义务。

(七)随便许愿

朋友交往中常常许愿,但不恰当的许愿往往带来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以下方面。

(1)对有把握的事可采取定性的许愿。如果你对情况很了解,许下的愿有把握实现,那么就可以把话说“死”。这种许愿能给人不容置疑的印象,给对方先吃一颗“定心丸”,可以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2)把握性不大的事可采取弹性的许愿。如果你对情况把握不很大,就应把话说灵活一点,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等灵活性的字眼。也可在许愿中可采用延缓时间的方法,即把实现许愿结果的时间说长一点,或设置一定的条件。若出现某种结果,就兑现某种承诺。这样许愿既给自己留有余地,又入情入理。

(3)为人处世,讲究言而有信,许愿不可随意为之,信口开河。“空头支票”使你丧失威信。

☉经典案例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列子·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