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传真礼仪

六、传真礼仪

传真通常是指利用光电效应,通过专用的装置将信函、文件、图片等的真迹传递给远方联络对象的一种通讯方式。传真的优点主要是操作简便,传送迅速,可以直接输送真迹,因此颇受人们的青睐。在社会交往中使用传真时,下列几个方面的礼仪规范大学生务必遵守:

(一)内容简单明了

与普通信函相比,传真所需费用较高,因此在撰写传真稿时,既要全面、具体,言之有物,又要使其简明扼要。

(二)字迹清晰易辨

出于技术上的原因,传真在传送过程中容易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在准备传真稿时,一定要尽量使稿件的字体、行距、图表等清晰易辨,避免因人为原因而导致其失真。

(三)形式规范

发送传真前,务必使之形式规范得体。未经允许,不要发送过长或保密的传真。若是正式传真,应首先标有名称,并在上面写明接收人所在单位、部门的名称,接受人姓名、职务、电话号码等等。

(四)附有联络方式

为便于交往双方及时进行联络,在发送传真时,应在上面注有发送者的有效联络方式。

(五)提前进行通报

发送传真前,应先向接收者进行通报,并征得对方的同意。如果对方有规定的开启传真机的时间,一般应予遵守。如果对方正在等候其他重要传真,或者对方传真与电话使用同一线路且正在忙碌,尽量不要给对方忙中添乱。如果对方传真机无人值守,不预先通报而传送的传真就有可能不会被接收者及时收到。

(六)谨防骚扰他人

发送传真,大都属于需要急办之事。若非紧急的文件、信函,最好不要使用传真。个人私事,亦不宜使用单位传真机对外传送。利用传真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量与度。假使接收者对此不感任何兴趣,则有关的传真大可少发或不发。不要忘记,泛滥的垃圾传真是不受欢迎的。

(七)及时处理

接收到外来的传真之后,应对其进行及时处理。首先,应告知发送者;传真业已收到。其次,应对传真所涉事项进行办理,或交由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办理。最后,鉴于传真件不宜久存,应对其重要的内容进行复制。

【注释】

[1]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