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礼品的礼仪
(一)拒收的礼品
(1)价值贵重的礼品应拒收;
(2)隐含违法乱纪行为的礼品应拒收;
(3)接受后会受制于人的礼品应拒收。
(二)拒收有方
在拒收礼品时,应保持礼貌、从容、自然、友好,先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情,再向对方详细说明拒收的原因。若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接受他人所赠礼品,拒绝时,也应讲究方式、方法,依礼而行。拒收礼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婉言相告法。
用委婉的、不失礼貌的语言向对方暗示。
(2)直言相陈法。
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说明拒收的理由,在公务场合经常使用。如拒收贵重礼品:“按照有关规定,你送我的这件东西必须登记上交。”
(3)事后退还法。
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拒绝他人礼品会使施礼者尴尬,但礼品又不宜接受,可采用事后退还法。一般不要拆封包装,24小时之内退还为宜。
小知识
日常交往“八不送”原则
(1)不送现金、信用卡和有价证券。
(2)不送价格过高的奢侈品。
(3)不送不利健康之物。
(4)不送易使异性产生误解之物。
(5)不送触犯受赠对象私人禁忌之物。
(6)不送涉及国家机密之物。
(7)不送其他有违国家法律、法规之物。
(8)不送不道德之物。
西方国家的馈赠
西方国家在礼品的选择喜好等方面没有太多讲究,其礼品多姿多彩。
1.内容与形式并重
西方人对礼品更倾向于实用,一束鲜花、一瓶好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甚至一同游览、参观等,都是极佳的礼品。当然,如果实用的内容加漂亮的形式,表情达意效果更好。
2.双方共享礼品
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3.讲究赠礼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西方人赠礼常在社交活动快结束时,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
4.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这两个灾难数和对一些特殊场合(如葬礼)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