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礼仪的功能

六、礼仪的功能

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互相尊重

尊重是礼仪的核心和基础。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不论什么国家、民族、地区,不论哪个时间、场合,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都体现着“尊重”的精神。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感情基础,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说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马斯洛认为,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从马斯洛的理论中可以看到,“尊重”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二)塑造形象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助力因素。在社交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通过讲究礼仪,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塑造出良好的社会形象,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交朋友,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协调关系

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很强的行为,每种礼仪行为都表达一种或多种信息。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按照礼仪的要求,双方才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对交流对象的尊重、钦佩、善意和友谊,并能继续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温暖的问候、热情的眼神、热情的微笑、温柔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沟通欲望,建立良好的感情和信任,还有助于沟通的成功和拓展,然后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有了尊重、平等和诚信的精神和各种礼仪形式,必然会赢得对方的善意和信任,从而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进而化解矛盾。如此结交朋友可以成为知己,谈合作可以达成一致。

礼仪是“纽带”,是“桥梁”,是“黏合剂”。它可以使人与人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彼此友爱、互助,营造良好融洽的气氛,维持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市场主体之间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会产生矛盾。倘若彼此都持真诚、理解的态度,通过摆情况、讲道理,平衡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互谅互让,那么,不但矛盾会得到合理解决,取得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且还会成为更加亲密的合作伙伴。

(四)教育教化

礼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礼仪仪式都具加强教育教化的作用。例如,婚礼可以教会新婚夫妇忠诚地去爱,尊重彼此,尊重老人,与邻居和睦相处,婚礼嘉宾也将接受良好的现实教育。又如开学典礼、宣誓集会、开幕式等,这些仪式的目的是统一意志、激励人、鼓舞士气、做好工作,它们也是教育的直接形式。

(五)维护秩序

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家庭的和谐与安宁,邻里的和睦与互助,同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礼仪的规范与要求。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