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礼仪

四、大学生手机礼仪

手机是电话的一种,在礼仪的实质上不会与“电话礼仪”有太大的差别。但手机作为一种现代的沟通工具,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使用范围,无论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不顾及他人使用手机,都是失礼的,因此“手机礼仪”作为礼仪的特殊要求,大学生应重视。

(一)手机摆放的常规位置

在一切公共场合手机在没有使用时,都要放在合乎礼仪的常规位置,不要一直拿在手里或是挂在上衣口袋外。

放手机的常规位置有:随身携带的包里、上衣的内袋里、不起眼的地方,如手边、背后、手袋里,但不要放在前方的桌子上,特别是不要对着对面正在讲课的老师或聊天的客人。

(二)手机的铃声选择

手机不断推陈出新,除功能的不断提升外,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铃声不仅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而且可以自行编制,特别是彩铃的出现,很受大学生的喜爱。个性彩铃本无可厚非,但在公共场所,尤其是相对比较安静的办公场合,手机铃声的设置直接体现了使用者的公共意识程度。以下几个方面是作为使用手机的礼仪应该严格遵守的。

(1)不设置搞怪和噪声很强或具有刺激性的铃声。

(2)不使用免提功能接听或拨打电话。

(3)不在接电话时大声喧哗。

(4)尽量让通话时间简短。

(5)特别电话应另行安排时间预约回复,避免情绪化。

建议:铃声音量尽量调小,最好选择静音或震动模式。需要提醒大学生注意的是,课堂、图书馆等场所是一个安静的公共环境,减少对他人的不良影响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礼貌和义务。尤其是在各类考试的考场上,大学生更应该杜绝带手机进考场。

(三)会议时的手机模式

在会议中,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既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讲话者的思路。在会场上铃声不断只能显示出缺少公共意识和修养。

(四)短信

在短信的内容选择和编辑上,应该和通话文明一样重视。因为通过个人发的短信,反映了个人的文化品位和水准。所以不要编辑或转发不健康的短信,特别是一些带有讽刺伟人、名人甚至是公众人物的短信,更不应该转发。

(五)安全使用手机

(1)使用手机时,会产生电磁波,不要在加油站、面粉厂、油库等处使用手机,免得手机所发出的电磁波引起火灾、爆炸。

(2)不要在病房内使用手机,以免手机信号干扰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或者影响病人休息。

(3)不要边走路边打电话或发短信、看手机资讯。

(4)不要在飞机飞行期间使用手机,以免给航班带来危险。

(5)最好不要在手机中谈论商业秘密或有关国家安全事项等机密事件,因为手机容易出现信息外漏,产生不良后果。

(6)特别注意周围有无禁止无线电发射的标志。

(六)尊重他人隐私

手机是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尊重他人,体现自己的涵养,不要翻看他人手机中的任何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一般情况下,不要借用他人的手机打电话,万不得已需要借用他人手机打电话时,请不要走出机主的视线,并且尽量做到长话短说,用毕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