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界域语礼仪

五、界域语礼仪

界域语是交际者之间利用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包括距离语与位置语。

(一)距离语

交际者之间不同的距离表达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交际者之间实际空间的距离范围主要表现为四类: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是交际者之间间隔为0~46厘米,一般只限于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这种空间距离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所传递的信息是只适合于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进行交流,贸然闯入必然要受到攻击斥责。

亲密距离可分为近位亲密距离和远位亲密距离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主要适用于恋人或夫妻之间,若要加以量化则为0~15厘米的范围,意味着双方的关系“亲密无间”。这个界域语向人们表达的是非常密切的情感,所表达的语言信息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热恋中的情侣和恩爱夫妻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双方都会体验到幸福和甜蜜。

远位亲密距离是指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之间进行交往的空间范围,距离约为15-46厘米间。现实中是一个可以手挽手、肩并肩的距离,进入这个交际空间的交际者可以说悄悄话,谈谈私密的事。

2.私人距离

有明显的开放性,但与陌生人交往是被排斥的。私人距离大约在46~122厘米之间,也分为近位私人距离和远位私人距离两种。近位私人距离约在46~76厘米之间,交际者一伸手就可触到对方,交际者双方可以热烈握手表达友好的情感。远位私人距离则在76~122厘米之间。一般交际者双方把手伸直才会相互触到,一般的朋友、熟人都可以进入这种交往区间。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当保持的距离,同样可以分为近位社交距离和远位社交距离。

近位社交距离为1.22~2.13米,比较适合于存在着工作上或业务上关系的人之间进行交往,如领导对部属的训示、布置任务、交代工作、听取汇报时一般保持这种距离,而客户洽谈业务也适用这种距离。远位社交距离一般可保持在2.13~6.1米,主要用于比较正式、庄重的社交场合,如在政府官员的正式会谈和谈判过程中,通常中间的桌椅摆设都隔离出相应的距离。

4.公众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相距的最大距离,是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距离。公众距离也可以分为近位公众距离和远位公众距离。

近位公众距离在6.1~8米,通常是在小型活动中,讲话者与听众之间保持的距离。远位公众距离则在8米以外,一般是大型报告会、听证会、文艺演出时报告人、演讲人、演员和听众、观众之间所应当保持的距离,既可增加安全感,也可增强权威性。

(二)位置语

界域语可以通过距离的不同语言含义把握彼此交往的分寸,也可以通过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能表现人们之间的关系状态。人际交往中不同的位置安排所表达的语言信息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人际交往中,位置的选择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1.等边位置(友好关系、社交关系)

等边而坐,交流的双方彼此具有较大的自由,不必顾忌会侵犯对方空间,而且目光投射自由,便于观察对方的反应,也拥有比较大的使用诸如手势语等伴随语言。一般人们在诚挚友好的交谈气氛中喜欢选择这种位置。

2.合作位置(合作关系、同伴关系)

并排而坐,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双方彼此愿意合作,意气相投,通常夫妻和亲密的朋友往往习惯于选择这种位置。一般人们目的一致,地位没有什么差别或者有着共同的任务选择这种位置。

3.竞争、防御性位置(竞争关系、对手关系)

隔桌相对的位置,这种位置容易使双方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和对峙,易形成竞争气氛,双方各持己见,桌面自然就成为防范的屏障,并且“领域”划分比较明确。在洽谈和讨论、商议性质的会晤中要尽量避免这种位置安排。

4.独立位置(独立关系、公共关系)

相对斜坐,陌生人之间或者彼此之间不愿意打交道时多选择这种位置,意味着双方心理上不愿意彼此靠近,都希望各自的独立性不受干扰。

总之,在实际交往活动中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对空间存在着依赖性,都对个人的空间享有权利,侵犯他人的空间实际上也就是侵犯他人的人格和尊严,这既不符合人际交往的礼仪要求,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在一定的交际场景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目的都是确定的,空间安排上就该服从这些性质和目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积累经验,留心生活,仔细揣摩,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尽量地多掌握一些空间语,并准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以帮助社交活动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