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馈赠赠仪

四、馈赠赠仪

馈赠赠仪主要包括礼品的选择、包装、赠送的时机、地点及方法的礼仪规范。

(一)礼品的选择

1.根据馈赠目的选择

馈赠礼品本质上是向他人表示友好、尊重与亲切之意的途径或方式。只有根据这一馈赠目的,才能正确选择适当礼品,准确表达情意。如公司庆典一般送花篮,慰问病人送鲜花、营养品、书刊等,朋友生日送卡片、蛋糕等,庆祝节日送健康食品、当地特产,旅游归来送当地人文景观纪念品,走亲访亲友送水果、糖酒食品等。

2.根据馈赠对象选择

(1)关系现状。选择礼品时,应根据与馈赠对象的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性别关系、友谊关系、文化习惯关系、偶发性关系等彼此之间的关系现状,选择不同的礼品。

如,玫瑰是爱情的象征,是送给女友或夫人的礼品,若随便送给一位普通关系的异性朋友,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受赠者的爱好。根据受赠对象的爱好和实际需求来选择礼品,可以增加礼品的实效性,增强对馈赠者的好感和信任。如,老师学生取得佳绩时可以赠给有益的书籍等。

(3)受赠者禁忌。在礼品的选择过程中,应细致了解受赠对象的个人禁忌,以免所选礼品导致适得其反的作用。根据一般规律,下面物品不宜赠送。

1)违法物品。在现代社会,法律体现着国家和国民的意志。在任何时候,赠送礼品时都要树立法律意识,认真考虑是否与中国现行法律相抵触。如,具有严重政治问题,泄露国家秘密或本单位秘密,涉黄、涉毒、涉枪一类的物品,任何时候都不可赠送于人。

送给外国友人礼品时,还应该考虑到使之不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

2)违规物品。所谓违规物品,指所赠物品不符合馈赠双方,尤其是受赠者一方的有关规定。各国均规定不得将现金、有价证券、奢侈品送给他人。如,中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因公收受礼品,或变相收受礼品。否则,就有受贿之嫌。

3)败俗物品。选择馈赠礼品时,应有意识地使赠品不与对方所在的风俗习惯相矛盾、相抵触。在任何情况下,避免把对方认为属于伤风败俗的物品作为礼品相赠。

4)有害物品。选择馈赠礼品时,有些物品虽然不为法律禁止,但对人们共工作学习生活及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有害,也不宜送人,如香烟、烈酒、赌具以及庸俗低级的书刊、音像制品等。

5)废弃物品。选择馈赠礼品时,一般情况下,不宜把自家的旧物、淘汰货、使用不完的东西或使用一半的东西赠予他人。

6)广告类物品。一般情况下,除家人或特别熟的人之外,不应该把带有广告标志或广告语的物品赠送给他人。

(二)礼品的包装

良好的包装将使馈赠礼品更加精致、郑重、典雅,给受赠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尤其是将礼品赠给外国友人时,应当注意:

首先,礼品包装时应注意包装的材料、容器、图案造型、商标、文字、色彩的选择和使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和习俗惯例,不要触及或违反受赠方的宗教和民族禁忌。

其次,部分国家在数字上有所忌讳。如日本忌讳“4”和“9”,礼品包装时不能以“4”为包装单位,像4个杯子一套、4瓶酒一箱等。

(三)馈赠时机

馈赠礼品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时机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良好时机

如亲友结婚、生子,交往对象乔迁、晋级、遭受挫折、生病住院,向对方表示感谢等,都是馈赠的良好时机。

2.具体时间

一般而言,客人应在见面之初向主人送上礼品;主人应当在客人离去之时把礼品送给对方。另外,馈赠还应考虑在对方方便之时,或选取某个特定时间给对方造成惊喜。

3.馈赠时限

馈赠时限以简短为宜,只要向对方说明馈赠的意图及相应的礼品解释后即可。

4.时间忌讳

不要选择对方不方便之时馈赠,如对方刚做完手术尚未痊愈之时不宜立即馈赠。

(四)馈赠地点

馈赠时应注意区分公务场合与私务场合。公务交往中,馈赠地点一般选择工作场所或交往地点馈赠赠品。私人交往中,宜于私下赠送。

(五)馈赠方法

1.说明意图

在馈赠礼品前应事先向对方致意问候,委婉、简要地说明馈赠意图,如:“祝您工作顺利”“感谢您上次的帮助”等。

2.介绍礼品

当面馈赠赠品时,馈赠者要亲自道明礼品的寓意、使用方法、特色等做以适当解释。

邮寄赠送或托人转送时,最好附上一份礼笺,用规范、礼貌的语句解释馈赠缘由。

3.仪态大方

在面交礼品时,馈赠者应着装规范,起身站立,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双手递交。将礼品交与对方后,与对方热情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