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同学交往礼仪

五、大学生同学交往礼仪

大学学习生活中,同学间朝夕相处,有的会成为亲密的伙伴,有的也会是一生都不想再见的人。事实上,同学情是大学生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具有真诚、浪漫、充满活力的特点。为此,大学生与同学交往应注意遵循有关的礼仪规范,从而建立相对和睦的同学关系网,使自己的大学时光愉悦难忘。

(一)相互尊重

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见面要主动与同学打招呼问候。与同学打招呼一方面表示对同学的尊重,另一方面表明自信健康的心态。

(2)当同学遇到困难时,如学习暂时落后,遭遇不幸,偶尔的失败等,不应嘲笑、讽刺、歧视,应该热情帮助,真诚伸出援助之手。

(3)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要评头论足,对同学的生理缺陷尤其不能嘲笑,更不能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

(4)男、女同学交往要互相尊重,谈吐举止有分寸。交往大方又不能轻浮,忌开低俗不堪的玩笑,更不宜动手动脚、打打闹闹。

(二)借物还物

有求于同学时,需说“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是须谨记有借有还,即使随便用一下他人的物品,也应事先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三)和睦相处

同学和睦相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寝室里,室友要自觉遵守作息时间,起床、就寝等动作要轻,说话声音要小,尽量避免打扰他人。

(2)自觉保持宿舍卫生,既要搞好个人卫生,又要热心主动搞好室内的卫生。

(3)不要随便在他人床上坐、卧。未经主人允许不要随便动用他的茶具、碗筷、毛巾等用具。更不要随便翻阅他人的书信、日记等。

(4)带朋友到寝室来,不要在宿舍嬉戏、打闹、喧哗,以防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学习。

(5)对来拜访的同学要礼貌友善。对同学家长的到来要礼貌周到地接待。

(6)爱护宿舍的公共财物及各种用品,主动打开水,搞好宿舍同学的团结,互助互谅,严于律己,宽待于人。

(7)每位大学生都要有集体意识,积极参与校内各种集体活动,并遵守各项有关规则。在集体生活中,同学间要谦让有礼,相互帮助,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不可搞自由主义。

(8)善于交谈。交流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了解、友谊和相互增长知识。交谈是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

2)交谈中力求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

3)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得轻易打断他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得欠妥或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指出。吵架、骂人、难听话都是一种无教养的行为及无礼的表现。

(9)帮助他人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校园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应分清是非,搞清情况,如果是对的,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如果要你弄虚作假,或者是违反校纪的事,就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可同流合污。需要他人帮助时不强人所难,尽量不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带来麻烦。

☉经典案例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要遭受这样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