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二、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人是社会性能,而礼仪就是交往的基础准则。涉外交往中个人的礼仪素养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也涉及国家、组织的尊严和形象。

(一)维护形象原则

1.维护国家利益

大学生在参与涉外交往活动时,应该时刻意识到个人素质代表国家形象,努力做到言行、举止端庄得体,不卑不亢,在外宾面前,既不胆怯畏惧、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肆无忌惮。

2.维护个人形象

个人在涉外活动中应注意从着装和举止两方面来维护个人形象。

(1)着装。在涉外交往时,对于每一位涉外人员着装的基本礼仪要求是得体,主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场合。根据涉外礼仪的规范,外事人员应依照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服装。在国际交往中,涉外人员所接触的各种具体场合,大体可以分作三类,即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

公务场合,指涉外人员上班处理公务的时间。在公务场合,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重点突出庄重保守的风格。

中国涉外人员在公务场合的着装,较为适宜的为深色毛料套装、套裙或制服。具体而言,男士宜选择藏蓝色、灰色的西装套装或中山装,内选白色衬衫,脚穿深色袜子、黑色皮鞋,穿西装套装时,务必要系领带。女士尽量避免以长裤为下装的套装,最佳选择是单色的西服套裙,内穿白色衬衫,脚穿肉色长筒丝袜和黑色高跟皮鞋。

社交场合,中国涉外人员的着装,重点突出个性风格。较得体的做法是,男士着黑色的中山套装或西装套装,女士着单色的旗袍或下摆长于膝部的连衣裙。

休闲场合,中国涉外人员的着装,重点突出舒适、自然的特点。衣着避免过于正式,尤其避免套装、套裙、制服。

2)着西装原则。在穿西装之前,先将位于上衣左袖袖口之上的商标、纯羊毛标志等拆掉;在坐着时,可将西装上衣衣扣解开;双排扣西装上衣的衣扣应全部系上;单排两粒扣西装上衣的衣扣,只系上边的衣扣;单排三粒扣西装上衣的衣扣,系上面的两粒衣扣,或只系中间的衣扣;不宜在西装里面穿开领的、图案太花的或多件羊毛衫;在正式场合衬衫下摆要束在裤腰或裙腰之内,袖扣一定要系上,袖边比西服袖边长2~3cm;领带的长度不超过皮带。

(2)举止。涉外交往时,大学生举止总体要求是大方得体,言行谨慎,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自然,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

同时,在细节上也要注意,如勿在人前做剔牙、抠鼻子、掏耳朵、剪指甲、搔痒等不雅的小动作,也不要在人前打喷嚏、伸懒腰、打哈欠、擦鼻涕、咳嗽等。初次相识,应在有人介绍后方可交谈,说话时应谦虚有礼貌,注意身份。不要随意发表议论与指责他人,注意教养。

(二)不卑不亢原则

涉外交往是面对全球的一种多元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有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国际交往待人接物中应遵循热情有度,不卑不亢的原则。

1.尊重自己

大学生涉外交往要建立在自尊、自爱、自信、乐观、诚实和慷慨的基础上。在任何情况下,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既要谨慎又不必过于拘束。

2.尊重他人

在涉外交往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包括爱护环境和尊重习俗两方面。

(1)爱护环境。在涉外交往中,不能破坏自然环境与公共财产;不能任意丢弃的物品、乱扔垃圾或随意悬挂个人物品;不能到处吸烟、随意制造噪音、随地吐痰等。

(2)尊重习俗。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就必须了解、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首先,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即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

其次,必须充分尊重交往对象所特有的各种习俗,不可妄加评论,甚至指责。

(三)信守约定原则

在涉外交往活动中,对交往对象的重视、友好是涉外礼仪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承诺。

在参加涉外各种活动时,应按约定时间到达。若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若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达歉意;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承诺他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须讲“信用”,按时做好。

(四)尊重隐私原则

个人隐私指一个人出于个人尊严或其他考虑,不希望他人知道或查询的个人秘密和个人事务。

在涉外交往中,个人隐私视作一个人有无教养、能否尊重和体谅交往对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西方人而言,大凡涉及经历、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状况、政治见解等均属个人隐私,应有意识回避。

(五)女士优先原则

女士优先是指在社交场合,女士处于尊者地位,并享受优先待遇,是国际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表面上看,女士优先是一种社交礼仪,实际上表达的多是保护妇女、体谅妇女、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为妇女排忧解难的精神。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社交场合中,男士要礼让女士,遵循“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原则。它要求在一切社交场合(有些公务场合除外),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尊重妇女。

(2)当主人对来宾进行介绍时: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再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3)在发表演说、讲话时:如需要同时称呼多人,应称呼女士在前、称呼男士在后。

(4)出入厅堂时:男士应先把门打开让女士先行。若男士在入口处看见女士迎面走来,要等待让女士先走过去。

(5)进入餐厅时:女士应走在前面,待侍者替女士安排好座位后,男士方可坐下。若无侍者替女士服务时,男士应先走到女士的座位旁,替她拉出椅子、排开餐巾后,再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定。

(6)进电梯时:女士先进,男士在后;出电梯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上楼梯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下楼梯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如果女士穿着短裙,则相反:上楼梯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下楼梯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

(7)在室外行走时:若男女并排行走,男士应该请女士走在人行道的内侧。当男女不能并排行走时,男士通常请女士先行,自己随行与其身后。

(8)通过拥挤之处或者危险、障碍路段时:男士应该先行,以便为女士探路,或为之提供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