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自成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也沉淀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礼仪规范,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璀璨明珠。

(一)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制茶、饮茶的文化。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茶的精神也渗透到了宫廷和民间,并深入中国的文学艺术宗教医学等领域。

首先,古代骚客骚人都喜在诗词中咏茶。如唐代钱起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等。

其次,在中国茶文化中茶画艺术魅力最独特,如“吴门四家”中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唐寅的《事茗图》或饮茶,或烧水,都是表达山水之境下的茶人生活情趣。

再次,禅宗哲学思想融入宗教茶事中,形成佛门茶道文化,同时,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茶道的灵魂。

最后,茶叶具有许多重要药用效能,茶医药为中国古代人们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茶从单一的直接食用茶鲜叶作药治病,创造了无数煮饮、研末外敷、药枕等多种应用方式的含茶中药配方和保健形式。

(二)茶的种类

根据茶叶的制法和品质可略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茶砖)五大类。

1.红茶

红茶指经过完全发酵的茶,成品细致。

红茶特点是:红汤红叶;冲泡后汤色红艳鲜亮,清澈见底,香味芬芳浓纯。

红茶品种以祁红、滇红、宜红质量最佳。

2.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采用高温杀青而保持原有的绿色。

绿茶主要品种有:龙井(浙江杭州)、碧螺春等。

3.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成品茶外形粗壮松散、成紫褐色,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

乌龙茶主要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

4.花茶

花茶是将香花放在茶坯中制成,香气芬芳、滋味浓厚、汤色清澈。

花茶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柚花茶等。

5.白茶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茸毛多,色白如银、汤色浅黄、香气清新。

白茶代表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

6.紧压茶(茶砖)

紧压茶是用黑茶和红茶的副茶为原料,经蒸茶、装模压制成形茶叶。

除上述几类外,还有黑茶、黄茶、袋泡茶等。

(三)茶的社会功能

唐代刘贞亮曾将茶的美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明上下、序长幼

西周时,茶为各国进贡天子的物品之一,唐以后茶是朝廷祭天祀祖之物,宋代以后以茶宴群臣,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体现出上下级地位的不同。

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家庭关系,主张敬老爱幼、长幼有序,这些在茶礼中都有充分的表现,在享受天伦之乐时,明上下、序长幼。

2.遵风俗、广交友

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茶都象征纯洁、坚定不移(茶籽只能种而生,不能移植,故又叫“不迁”)及多子多福(茶多籽)。如男方求婚要遵风俗送“敲门茶”,订婚纳彩遵风俗“下茶礼”,结婚前一天遵风俗送“茶酒利市”,结婚有“定茶礼”,入洞房有“合茶礼”。湖南、江西等地民间风俗有“喝茶定终身”之说。浙江湖州地区小该满月剃头风俗是用茶汤洗,叫“茶浴开石”,祝愿早开智慧,长命富贵。

另外,以茶会友是中国人广泛结交朋友的交际手段。古人推崇茶的清净高洁,以茶交友即为君子之交。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唐代有“茶会”、五代有“茶社”、后人有“会茶”“打茶围”等,人们以饮茶为契机,广结好友。

3.修身性、平心情

古人认为,茶生于高山野林,吸清风、餐风露,远尘表,避器秽,清净无染。清茶一杯,不涉豪侈,既可消解人的贪心欲念,亦可雅志、养廉。

茶受天地之露,蓄日月之精华,历风霜,经严寒,味苦而性寒,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同时,茶有平和、浓于水而淡于酒的品格,一套茶具,盖、托、盏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合一”。在分茶中,强调茶水均等,精华共享;在饮茶中,推崇静谧和谐,人与自然相通而获得的感受和精神上的升华。

(四)中国十大名茶简介

中国茶类竞相争艳,名茶是茶叶中的珍品。

名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有独特的风格;其二,质量要求高,有一定产量和商品属性,要在流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三,通过人们多年的品评得到社会认可的。

中国十大名茶,在1959年由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属于炒青绿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甘醇爽口,香气浓郁,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西湖龙井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即在清明前采制的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称“雨前茶”。其制工极为讲究,尤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2.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属于炒青绿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康熙皇帝按照茶色和形状,将其命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是:满身披毫、条索纤细、银白隐翠、卷曲成螺、清香淡雅、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属于烘青绿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

于清明谷雨时节,选摘黄山高峰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绿中泛黄,外形微卷,汤色清碧微黄,香气如兰,滋味醇甘。

4.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属炒青绿茶,特点是:叶嫩匀齐、青翠多毫、条索粗壮、汤色明亮、味甘醇厚。

5.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金寨、霍山三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属烘青绿茶,品质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最优,故称“齐云瓜片”。

该茶外形单片平展、顺直、匀整,叶边背卷、平展,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叶被白霜,明亮油润。内质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

6.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属黄茶。其成品茶形细如针,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如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7.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主要产地在河南省信阳地区,属炒青绿茶。其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鲜润干净,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醇香回甘。

8.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其条形壮且匀整,色绿鲜润,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明丽,其味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有“百病之药”的美誉。

9.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属乌龙茶类。其茶条肥壮圆结、卷曲、匀整,色泽砂绿,汤色金黄浓艳,其味醇厚甘鲜,回甘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10.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共同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国外赞为“祁门香”。茶叶外形纤长,有锋毫,完整匀齐,汤色红而味厚,茶香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