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豆蔻
《赠别》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佘,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说,十二三岁就如二月初枝头的豆蔻,一花一世界,清新、美丽、脱俗,是无可比拟的“娉娉袅袅”,偶然间看到园中的豆蔻花,洁白的花瓣紧簇,含苞待放的姿态像极了少女低头浅笑时害羞的模样,每一个花枝上大约有20个花朵,像一串葡萄似的相互依偎连着花枝,让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和小伙伴成群结队嬉戏玩耍的时光,一阵微风吹过,我仿佛听见了那些明朗的笑声。想想长大后,很少有时间与三五好友结伴叙旧,内心莫名多了一份落寞。
回家后,母亲告诉我豆蔻是一味常用的调料,可去腥味、除膻气,增加菜肴的味道。我查了相关资料,仅是作为调味料的豆蔻就有好几种,但大都是作为香辛调味料用于烹饪,可去异味、增辛香,为菜肴提香。
在中药领域,也有好几味名称相近的“豆蔻”。白蔻仁又称白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治疗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等症。白豆蔻性温、气香,色白入肺,善于理上焦之气机,《温病条辨》中三仁汤以“三仁”为主药,即白豆蔻、杏仁、薏苡仁,具有宣上、畅中、渗下的功效,使气畅湿行、脾气健旺、三焦通畅。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之证。白豆蔻配伍黄芪、白术、人参等,能治疗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如白豆蔻丸(出自《圣惠方》)。
另有草豆蔻,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主治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症。草豆蔻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主治脾胃寒湿偏胜、气机不畅;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同用,治疗寒湿内盛、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如《博济方》中草豆蔻散。《珍珠囊》记载:“草豆蔻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还有肉豆蔻,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如四神丸中配伍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主治脾肾虚寒、五更泻泄、不思饮食,或久泻不愈、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等症。再如真人养脏汤中配伍人参、当归、白术、肉桂、甘草、白芍药、木香等,治疗积滞已去之后,脾肾虚寒、肠失固摄所致的久泻久痢,众药合用以温中涩肠、健脾止泻、调气和血。
此外,豆蔻香味辛散独特,被广泛运用在很多品类的香水中,因丰富香水的层次及味道而被众多芳疗师钟爱。
(孙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