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藁本

050 藁本

《游春五首 其五》

清·曹家达

寂寂回塘上,春深采药时。新苗抽藁本,晚蕊绽辛夷。

赏揽独延伫,芳馨遗所思。行吟不觉晚,斜景下荒陂。

曹家达是清代的中医研究者,他深入研究中医相关的经书及诗文,后人称其为近代纯粹“经方大师”。此诗描述了在春季采药时,藁本正出新芽、辛夷绽放花朵的景象,暗示了藁本以及辛夷的采摘时节,此处重点说到的就是其中的藁本。

藁本,又称藁茇、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采摘季节除了诗中所提到的春季,还可以在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采挖后须除去泥沙,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烘干。产于辽宁、四川、陕西、湖北等地,其他省份也可见。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功效为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用法用量:煎服3~10 g,外用时可煎水洗或研末调涂。其发散风寒功效可治疗风寒表证,入足太阳膀胱经又可上通巅顶,发散太阳经之风寒湿邪,属治疗巅顶头痛的要药。《本草正义》说道:“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芎、羌活近似。”见风湿在表诸证如头痛身重、肩背腰脊疼痛时,可用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方中既用到羌活、独活祛风胜湿(前者善治上半身风湿,后者善治下半身风湿,合用共治一身之风湿),又用到藁本辛散祛风邪,旨在治头痛,此外防风也能够祛风湿,川芎、蔓荆子同为佐药也都能祛风止痛,最后加一味炙甘草调和诸药,几味药共用起到发汗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本草衍义补遗》提到藁本为“太阳经本药。治寒气郁结及巅顶痛、脑齿痛。引诸药上至巅顶及与木香同治雾露之气,是各从其类也”。牢牙地黄散(《兰室秘藏》)中将藁本与二地、羌活、防己、人参、当归身、益智仁、香白芷等药物同用,可治疗脑寒痛及牙痛。藁本除了能祛表之风寒湿邪,还可以除肌肉、经络、筋膜间的风寒湿邪,即功能祛风寒湿痹。除风湿羌活汤(《内外伤辨惑论》)用到藁本与羌活、防风、升麻、柴胡、苍术,既有升阳解表功效,又可祛风除湿,治疗湿从外受之风寒湿痹或见一身尽痛或头重如蒙的症状。

虽然藁本治疗头痛功能强大,但作为性味辛温香燥的解表药,并不是所有头痛类型的治疗它都可以胜任,要注意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均不可使用。《本草经疏》还说道:“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痛,产后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宜服”,在方剂的配伍中也要注意,《药性论》指出藁本畏青葙子,后又有《本草经集注》添加到其“恶闾茹”,所以在用方遣药时这几味不可一起使用。

(黄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