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益母草
2025年08月10日
131 益母草
《七绝·益母草》
作者不详
湿畦繁茂依光蔚,叶荏风敲紫萼开。
茎籽功高名益母,兹生大补女神栽。
本诗全文采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益母草的生长环境及自身的形态特点。那么,益母草是什么呢?
益母草,别名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边缘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 cm,直径0.2~0.5 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气微,味微苦。干益母草: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 cm。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经、膀胱经。功效为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疮疡肿毒。用量:9~30 g;鲜品12~40 g。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益母草对子宫、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作用,还能兴奋呼吸中枢系统。
(彭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