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黄芩

063 黄芩

《闲居 其十五》

明·梁以壮

天地唯空阔,幽居亦静深。畏纶鳐有翼,舐铁貊何心。

烟到柳边白,潮生花外阴。热情都去尽,不用斸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黄芩呈圆锥形,扭曲,长8~25 cm,直径1~3 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阴为主;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生于海拔60~1300米向阳草坡地、荒地上,产于我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江苏也有栽培。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血、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黄芩的药理作用很多: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黄芩还有解热、降压、镇静、保肝、利胆、抑制肠管蠕动、降血脂、抗氧化、调节cAMP水平、抗肿瘤等作用。黄芩水提物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黄芩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黄芩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黄芩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其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肺热咳嗽气喘、肺热咳嗽痰多。

3.血热吐衄:黄芩能清热泻火以及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症及其他出血症,崩漏。

4.痈肿疮毒:黄芩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热毒壅滞痔疮热痛。

5.胎动不安:黄芩具清热安胎之功,用其治血热胎动不安、气虚血热胎动不安、肾虚有热胎动不安。

6.西医诊为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上焦热盛者,肝炎、胰腺炎、胆囊炎、黄疸属于肝胆湿热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慢性肠炎属于大肠湿热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属于肺热壅盛者,化脓性感染属于热毒壅盛者。

应用黄芩时,也有需要注意之处。《本草经疏》记载:“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杨倩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