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乌药
2025年08月10日
123 乌药
《送人南游》
唐·施肩吾
见说南行偏不易,中途莫忘寄书频。
凌空瘴气堕飞鸟,解语山魈恼病人。
闽县绿娥能引客,泉州乌药好防身。
异花奇竹分明看,待汝归来画取真。
乌药又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斑皮柴,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乌药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 cm,直径1~3 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 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呈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需注意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功效为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用量:6~10 g。乌药需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防蛀。乌药的炮制需除去杂质,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乌药虽好,但气虚、内热者忌服。
(彭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