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猪苓
《咏益智诗》
南北朝·刘孝胜
挺工铜岭上,擢颖石门端。
连丛去本叶,杂和委雕盘。
宁推不迷草,讵减聪明丸。
傥逢公子宴,方厌永夜欢。
猪苓是一种野生中药材,属菌科植物的干燥菌核。寄生于稀有树种,如柞树、槭树及山毛榉科植物的根部。由于所处环境在海拔2000 m以上,采挖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夏、秋两季。这一季节,正是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的时期,并且还是虫兽出没的旺季。再加上其在地面无任何附属物,因此给采挖带来一定的难度。采挖者必须凭借经验、耐力和勇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猪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肾、膀胱经。功效主要为利水渗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等症。本品甘淡渗泄,利水渗湿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
猪苓常与茯苓、车前子相鉴别使用,与前者配伍均能利水渗湿,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证。然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而茯苓性平和,能补能利,既善渗泄水湿,又能健脾宁心。与后者配伍也均利水,车前子利水而不伤阴,兼能清热。而猪苓专主利水。
关于猪苓,个人更是别有一番经历,那年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擅长挖药的舅舅来到我家。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母亲便准许我和舅舅一起上山挖猪苓。我们从次日出发,历经三日跋山涉水后才如愿以偿地赶到了目的地。那里地势开阔,林木茂密,土壤肥沃,无疑是猪苓生长的极好环境。舅舅告诉我:“挖,得一字儿排开,一镢头一镢头地挖,每个状如猪苓的块状物都不要轻易放过,那可能就是猪苓引子。”当时很费解,啥叫猪苓引子?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得知,原来是指引找到猪苓的极其相似的植物。经过几天的努力,无果,本想就此放弃,却不料在下山途中挖到了。
虽已时隔多年,但挖猪苓的经历却深深地珍藏于我的记忆深处。舅舅当时告知我的许多哲理:“挖猪苓和干任何事是一样的,都得起早”“十次上山九次空,只有一次能成功”“一伸手就能得到的东西不值钱”时常回荡在我的耳边,让我觉得不论人生路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能勇敢地克服,就一定会获取成功。
(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