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麝香
《和王仲仪二首·麝香》
宋·梅尧臣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於用,捐躯死其常。
梅尧臣(1002—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现实主义诗人。他仕途极不得意,此诗抒发了他苦闷、悲伤但又充满了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标题中出现的麝香,又称元寸香、元寸、寸香、当门子,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为椭圆形的袋状物,埋于生殖器前的组织深处,香腺处于香囊的前方和两侧。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制备分为“毛壳麝香”“麝香仁”,前者是直接割取香囊,后者须刨开香囊,去除外壳,而家麝则取出麝香仁并干燥使用。其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有着传统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四大动物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
大家对麝香的印象大约多是麝香能够制香,其实麝香也是一味中药,它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本品味辛,性温,归心、脾经。辛温可开窍可行血,故其基本功效为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对闭症神昏、血瘀、痈肿瘰疬、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的病人有较好的疗效。麝香辛香之性走窜行散,既可向上达脑,又可行血活血,还可以入胞宫,有活血通经之功效,《本草纲目》称其“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另外,因其有通经的功效,传统曾用其催生下胎,治疗难产、死胎、胞衣不下,但它无论内服外用都容易导致堕胎,所以孕妇不宜使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麝香治疗难产、死胎这种疾病了。
麝香多入丸、散剂,用法:外用适量,不宜久煎。用量:0.03~0.1 g,入丸散剂可同牛黄、冰片、朱砂、黄连、黄芩等开窍清热的药物配伍使用,发挥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作用,即名方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方中清热解毒药与芳香开窍药共用,既能开窍又能清热,相辅相成,正如《温病条辨》中所说的,“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现在多使用安宫牛黄丸的中成药。除了以上的凉开之剂,在苏合香丸(《和剂局方》)中,它可与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众多辛温香散之品配伍使用,达到温通开窍、行气止痛的功效。所以麝香不论寒闭还是热闭都能有大用处,或者是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药中敷贴外用,外用膏药多痈疽肿痛,常与冰片、三七等消肿散瘀的药物同用,制成膏剂外敷使用效果也非常好,《本草正义》更是称其能“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此外,辛香药物本身具有发散特性,不适宜高温处理,所以切记麝香不宜入汤、煎剂,否则其功效会大打折扣。
那么是不是只要见到中风就盲目使用开窍的麝香呢?当然不是,麝香只针对闭症,而脱症本就正气散脱,如还用麝香之类的药物,则辛散更甚,正气愈亏,反而使症状加重,这时应当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