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羌活

093 羌活

《天马歌》

宋·张耒

风霆冥冥日月蔽,帝遣真龙下人世。

降精神马育天驹,足蹑奔风动千里。

萧条寄产大宛城,我非尔乘徒尔生。

小羌杂种漫羁绁,枥上秋风时一鸣。

万里名闻汉天子,内府铸金求騄駬。

将军受诏玉关开,灵旂西指宛王死。

天马出城天驷惊,塞沙飒飒边风生。

执驱校尉再拜驭,护羌使者清途迎。

骐驎殿下瞻天表,天质龙姿自相照。

翠蕤黄屋两逦迤,玉镫金鞍相炫耀。

东游封祀被和銮,甲子北来巡朔边。

展才自觉逢时乐,致远不知行路难。

物生从类如有神,地无远近终相亲。

君不见莘野磻溪耕钓叟,一朝吐气佐明君。

护羌使者,是中药羌活的别称。西羌,是玉门关以西,大漠高原,回望长安,寥落无边。在这个“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的大漠中,羌活顽强地生长在那儿。羌活植株高大,根茎粗壮,7月气温回升,在雨水甘露的滋润下,会开出黄色的花朵,这是西北大漠道难得的景观。它不仅固护水土,也能治疗西北地区的常见风湿病,因此,人们称它为“护羌使者”。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或川羌活的根及根茎。春秋挖取根及根茎,去净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或烘干。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功效为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主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有较强的祛风散寒和止痛效果。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内服时煎汤,用量在2~5钱;或入丸、散。关于它的用药禁忌,《本草经疏》提到:“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此属内证,误用反致作剧。”

说到羌活,还有一味与之十分相似的中药名为独活,两味药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本草正义》描述到:“而羌活之气尤胜,则能直上顶巅,横行支臂,以尽其搜风通痹之职,而独活止能通行胸腹腰膝耳。颐之师门,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而外疡之一切风湿寒邪,着于肌肉筋骨者亦分别身半以上,身半以下,而以羌、独各为主治。若在腰脊背膂之部,或肢节牵挛,手足上下交痛,则竟合而用之,宣通络脉,更能神应,固不仅内科着痹,应手辄效,而外科之风寒湿邪,亦莫不投剂立验。又按羌活本含辛温之质,其治疗宜于风寒风湿,而独不宜于湿热,以湿邪化热,即为温病,似无再用辛温之理,然此惟内科证治为然,若外疡之属于湿热者,苟肿势延蔓,引及骨节筋肉伸缩不利,非以羌、独之善走宣通为治,则效力必缓,故虽热病,亦不避用,但仅以为向导而任佐使之职,则分量甚轻,其主任之君药,固犹是理湿清热之正剂,此亦发表不远热之大旨,非抱薪救火者所得以为借口也。”在使用时,应注意辩清二者差异。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