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桃花

022 桃花

《桃花》

唐·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春天到了,或深或浅的桃花朵朵盛开,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淡浓相宜的妆容。诗文将桃花比喻为面容姣好的女子,甚是应景。

《本草纲目》记载“杀疰恶鬼,令人好颜色”,指的就是桃花能使人的容颜焕发、润泽。

在星象命理学中,桃花是和感情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桃花以其鲜艳的色彩,成为春天独有的华丽风景;而对中医而言,桃花是一味药材,并用在了许多方剂之中,这些方子能够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它的功效。

桃花味苦,性平,无毒,归心、肝、大肠经,功效为利水、活血、通便,主治水肿、脚气、痰饮、积滞、二便不利、经闭。主治:①《别录》“主除水气,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虫”;②《唐本草》“主下恶气,消肿满,利大小肠”;③《纲目》“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④《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血风癫狂”,孕妇忌服。弘景曰中《肘后方》言:“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红润悦泽如桃花也。”颂曰中《太清草木方》言:“酒渍桃花饮之,除百疾,益颜色。”

桃花属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花,每年3月开放时采集,阴干,放干燥。3月正值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繁花盛开之际,此时采摘的桃花,怎能不让人容颜姣好呢?

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中药更是我国难得之瑰宝。上有《千金》卷六记载一桃花丸方,取桃花2两,桂心1两,乌喙1两,甘草1两(1方有白附子1两,甜瓜子1两,杏仁1两)。研粉,炼蜜成丸,如大豆大。每服10丸,1日2次,10日即可令人皮肤洁白光悦。《圣惠》卷九十四记载一神仙服百花,即取桃花(3月3日采)、蒺藜花(7月7日采)、甘菊(9月9日采)、枸杞叶(春采)、枸杞花(夏采)、枸杞子(秋采)、枸杞根(冬采)各等分。上阴干为散,每服2钱,以水调下,1日3次,久服,可轻身长寿。《太平惠盛方》卷七十九记载桃花散,取桃花、槟榔、葵子、滑石各30 g,研粉,空腹以葱白汤调服。可利水通便,治疗产后大小便秘涩。更有无桃花一药而名“桃花汤”者,《伤寒论》记述:“赤石脂48 g(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3 g、粳米35 g,以水煎汤服之,对于寒性下利、大便滑脱者效佳。虽无桃花为药,却亦同其之功效,妙哉也。”

(孙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