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石斛

111 石斛

《石斛》

宋·洪咨夔

蚱蜢髀多节,蜜蜂脾有香。

藓痕分螺砢,兰颖聚琳琅。

药谱知曾有,诗题得未尝。

瓦盆风弄晚,彼拂一襟凉。

洪咨夔(1176—1236年),南宋诗人,字舜俞,号平斋。此诗比喻石斛外形如蚱蜢的腿是多节的,其气味像蜂蜜巢脾一样香,后两句也是描述石斛的外形,但可惜的是,这时的诗人虽能在药谱中读到石斛,却很少真实见过,很难知道诗中石斛到底属哪种,石斛有可供观赏的石斛和可以入药的石斛,无论哪种,它的品种都非常多,而我们要说的石斛现多指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它产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是具有延年益寿的佳品,拥有“九大仙草之首”和“草中黄金”之盛名,同时因其花形赏心悦目,在园艺和家庭花卉中都可见石斛的身影,其又被称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功效为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煎服,用量:6~10 g,鲜用为佳,15~30 g,《神农本草经》评价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其中提到了石斛善治脾胃功能受损,可滋阴,久服可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健脾人参丸(《普济方》),石斛与钟乳粉、人参、大麦蘖、干生姜、陈橘皮同用,既可健脾和胃又能理气,善治脾胃久虚,饮食全减。另外,本品性甘寒,《本草纲目拾遗》又提到“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石斛与北沙参、白芍、川楝子、玉竹、炙甘草、麦冬同用,组成养胃滋阴,缓中止痛方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而鲜石斛也可泡茶饮用,《本草通玄》提到“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但气性宽缓,无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将石斛与麦冬、绿茶叶用开水泡服,能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石斛滋阴降火功效又可作用于肾阴虚火旺症状,比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中,石斛与生熟地、菟丝子、枸杞子滋阴补养肝肾,人参、山药补脾,羚羊角、水牛角等清肝潜阳息风,菊花、决明子等疏散肝经风热,清肝明目,杏仁宣肺,川芎、枳壳行气,牛膝引血下行,此方药物繁多,主要以滋补肝肾为主,兼见收敛之药,清散合方,能使肝火内清,风热外散,善治由于肝肾亏虚,阴虚火旺、视物昏花、内障目暗等症。

但是石斛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一部分人是不能适应石斛功效的,像石斛之类的补阴药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者多食易致腹泻;体质阳虚者身体本就阳虚阴盛,再用石斛滋阴,症状更加严重;痰湿内阻、便溏者服用则体内湿邪加重。故以上情况均慎用石斛,即使石斛可以用于泡茶饮,但一定要注意适量,不可多饮哦。

(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