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紫薇花
《紫薇花》
唐·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一枝初绽的紫薇花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无言的桃花、李花现不知在何处,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花的花朵。诗人在此诗中以桃李之花反衬紫薇花,虽一字未提,却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紫薇美丽的质感、淡雅高洁的风骨及一枝独秀的品格。以花喻人,寓意甚好。
紫薇花,是一种生命力比较顽强的植物,无论种植何处均可生长。紫薇花为落叶乔木,树可高达10米,花呈白、红、紫等色。因其花期为每年6—9月,长达整个夏天,故又名“百日红”。其在生长初期,枝条比较细,一触就动,许多人又称它为“痒痒花”。据说贵州省印江县水义乡有一株“紫薇王”,高30余米,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当地人靠这株“紫薇王”,还医治过不少顽疾。
中医中紫薇常以根、叶入药,味微苦、微酸,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主治产后血崩不止、血膈癥瘕、崩中、带下淋漓、疥癞癣疮。《岭南采药录》记录,紫薇可治小儿烂头胎毒。《重庆草药》讲述治风丹,紫薇花一两,煎水煮醪醩服用可愈。原先在乡镇门诊时,也有听闻某些老中医用半茶盅紫薇花,煮精猪肉食之,可保头面红疖(石疖)不生。
曾偶然翻阅典籍,书中讲述紫薇归肝经,有疏肝解郁之功效,用于肝硬化腹水。组方芯为鲜紫薇根、鲜算盘子根120 g,鲜山楂根、鲜六月雪根各30 g,灯芯草3株,黄荆根(七叶者佳)18 g,车前草3株,栀子根30 g。以上药物均洗净切碎,第一剂加甜酒少许,第二剂加水豆腐2小块,第三剂加猪小肠35~70 cm,第四剂起加猪痩肉60~90 g,加水5000 mL,煎成500 mL。头煎当天晚饭后服,二煎于次日晨空腹服。病情轻者连服7天后腹水可消除。
紫薇花在盛夏开放,引得文人赞赏。我想,此花不仅有超高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其反映团结合作精神、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和浑身是宝的奉献精神也是值得大家钦佩的。
(孙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