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合欢
《题合欢》
唐·李颀
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
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
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合欢,又名绒花树、马缨花,是豆科植物合欢初开放的花序或花蕾。前者习称“合欢花”,后者习称“合欢米”。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不耐水涝,生于山谷、平原或栽培于庭园中,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等地。
合欢花,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 cm,淡黄棕色或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5小齿,疏生短柔毛;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疏生短柔毛;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或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冠筒外。体轻易碎。气微香,味淡。
合欢米,花蕾米粒状,青绿色或黄绿色,有毛,下部1/3被萼筒包裹。
合欢味甘,性平,无毒,归心、肝经,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功效为解郁安神,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中华古今注》曰:“欲蠲人愤,赠之以青裳。青裳,合欢也。”《养生论》也说:“合欢蠲怒,萱草忘忧。”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具有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
下面具体介绍合欢的作用。
1.合欢治中风挛缩。用合欢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各五两,生锉;另取糯米五升、黑豆五升、羌活二两,防风五钱、细曲七升半;先以水五斗煎五枝,取汗二斗五升浸米、豆蒸熟,加细曲与防风、羌活,照常法酿;封20日后,压汁饮服,每饮五合,常有酒气即可,不宜过醉致吐。
2.合欢治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两次服。
3.合欢治小儿撮口风。用合欢花枝煮成浓汁,揩洗口腔。
4.合欢治跌打损伤。将合欢皮的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
需注意,合欢虽好,但阴虚津伤者需慎用。
合欢花在我国是吉祥之花,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宅第园池旁栽种合欢树的习俗,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团结,对邻居心平气和,友好相处。
(杨倩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