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天门冬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 其二》
宋·苏轼
载酒无人过子云,年来家酝有奇芬。
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
该诗的写作背景是苏轼被贬居海南,出于对酿酒的浓厚兴趣和执着爱好,一生曾到处搜寻民间酿酒之法和求索酿制的配方,并经自己钻研、亲自实践,对酿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都有具体详尽的记述,但由于对酒的保存不当导致不少人喝了拉肚子,不善饮酒的东坡却喜欢造酒。深识酒中之妙,故大都要赋词咏诗以记之。该诗主要描写了天门冬酒,好一份饮酒作诗、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身旁有友人做伴,桌上有美酒供饮,屋外飘着毛毛细雨,真是一片祥和安宁,岁月静好。
天门冬又名三百棒、丝冬。在农村常常称它为老虎尾巴根。属百合目天门冬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呈纺锤状膨大。茎平滑,常弯曲。叶枝状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花朵呈淡绿色,浆果成熟时为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天门冬不仅可以食用、泡酒,其根部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我国天门冬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但以贵州产量最大,所以有川天门冬之称。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其主要采挖季节为秋冬两季,但以冬季采者质量较好。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按大小分开,入沸水中煮或蒸至外皮易剥落时为度。捞出浸入清水中,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微火烘干或用硫黄熏后再烘干。保持干燥保存。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主要功效为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我国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乳房肿瘤和人工流产前12 h扩张宫颈,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人参、天门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用于治疗咳嗽。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治疗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当然,在我们平时的食疗中,也可以将天门冬二两炖肉服,有助于产妇催乳。
《本草衍义》记载:“天门冬,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天门冬不适用于脾胃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并且每日正常用量宜6~12 g。
(彭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