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我国在大力建设现代化、提升国际地位的同时一直反对霸权主义,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就了世界瞩目的“中国成功”。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总结中国经验,深刻指出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中国成功”的秘密。也就是说,改革开放是“中国成功”的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成功”的目标。

改革开放是“中国成功”的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正确性和重大意义的肯定。他指出,我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我国明天也将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前进,这体现出了我国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将改革开放定位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指出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增添了中国特色,向世界证明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体现出我国始终坚持与各国在参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治理中携手并进、把握机遇的立场。正如习近平所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6]我国进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脚步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从未停止,党更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在不改变我国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中不能与时俱进的部分,破除长时间稳定过程中产生的体制内的不健康问题,调整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现象,对陈旧的体制机制进行合理的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促进国家治理思维、能力和体系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和“中国成功”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当前我国发展水平距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它涉及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但究其本质而言是人的现代化。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国家的现代化最终反过来为人的现代化服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是人获得发展最重要的来源。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就要求我国教育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并促进我国发展的人才,所以教育说到底是要为人成才服务的。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教育所培养出的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将在不久的未来亲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建设祖国中实现自身的最高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把青年人看作现代化建设强大的新生力量,总是鼓励青年人积极进取,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勇于担当起时代大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有志青年前赴后继投入现代化建设,而教育总是按照国家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我国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奋斗的青年人,将历史使命代代传递,“我们的今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前进”[7]。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通过人才来衡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国家建设的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进而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国家发展需要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参与,而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第一途径,“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8]。我国有庞大的人口优势,人口基数大,只要教育水平能够提高到一定高度,“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9]。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各阶段的教育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对国家而言更具有代表意义。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谈到,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专业化高等人才,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力需求,其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还是要完成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0]

习近平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全局的高度论述了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劳动者的素质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无可取代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教育就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培养和输送人才。习近平始终认为,人才是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和坚固基石,而人才来自教育的培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判断,强调了教育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上的基础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