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农村教育发展短板,推动城乡教育均衡

(一)补足农村教育发展短板,推动城乡教育均衡

2013年12月31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着重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学、生活和管理条件提出了要求和相应措施,这一文件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起着指引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要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建设,改善基础教育设施,通过建设希望小学等方式促进教育的公平,将教育资源向这些地区倾斜。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农村以及老少边穷岛地区,针对这些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曾强调要加大扶持力度。这就要求中央、省级要进一步强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将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各地从贫困地区学校状况入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乡村办学和寄宿,补足我国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解决广大农村务工人员孩子的教育问题,习近平指出既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又要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另外,在贫困地区加大实施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中西部地区招生计划,给予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提升贫困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以使更多贫困学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