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妇女在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讲话时强调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树立家风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妇女在家庭里能够实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妇女要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上指出妇女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社会在不断进步,妇女在家庭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代中国,妇女在弘扬优良家风上就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著名的典故。这为当代中国推进家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要尊重妇女,尊重妇女独立的人格,尊重她们在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地位。
总而言之,习近平家风思想具有坚定的继承性,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风文化。从古至今,家风一直存在于中华文明之中,中国历来重视家教家训,重视品德修养,习近平家风观继承了古代“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理想信念的塑造,到社会层面的重视家庭、重视家教,再到国家层面的家国情怀、心怀天下。习近平家风观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家风文化,让家风文化保持着时代性,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还继承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延续了老一辈革命家在生活、工作中的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同时丰富着家风观的当代意义,不断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以优良家风带动政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谱写新篇章。习近平家风观还具有独创性。习近平家风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结合了中国当代发展的实际。习近平将其家风思想融入治国理政当中,并在教育中反复强调加强家风建设。
习近平家风思想发掘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习近平家风思想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如婚恋观、家庭观等,充分发挥了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家风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党风建设,家风清才能政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