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局性的地位

一、全局性的地位

在谋万世和谋全局思想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愿景,教育要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坚持把教育看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无论是提升自我修养还是增强改善物质生活的能力,从个人的成才立业到党的治国理政,无论是发展社会中的哪个行业,还是建设现代化的哪个方面,都需要教育,只有教育才能培养人才,这体现了教育的全局性地位:教育的发展水平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人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来完成,通过对人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知识和高能力的人才,当这些人才完成教育过程投身社会生产中去,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广义上的教育来说,在发展社会的过程中人继续受到教育,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提高建设国家的能力和水平。从个人知识的进步、能力的增强,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再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因为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带动起来,教育发展对社会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教育的全局性地位具体表现在:

首先,教育所具有的培养人才的功能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全局。社会的一切发展都体现出对人的不同能力的需要。从社会构成来看,无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是改善生产关系、调整经济结构;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设民主法治和科学文化事业;无论是发展物质文明,还是发展精神文明,都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来满足发展的需求。从社会单元来看,个人、家庭、企业、政府乃至国家,每一个社会单元构成一个环境,教育的发展成果就体现为每一个环境的氛围和发展程度。由于教育培养总是有规划、有重点地进行,例如国家决定重点发展的行业,会在教育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所以教育的变革会给社会人才结构带来调整,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格局的变化。从教育的结果来看,教育的成果是人,人将投入社会生产,进入不同的行业,因此教育发展的成果决定了行业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行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也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差异。由此可见,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从时间维度来看,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社会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不会停止。人才不是瞬时产生的,而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教育成果的获得相对于教育资源投入是滞后的。教育成果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成果不是教育实施的那一刻就能得到的,而且教育成果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本身也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中,人能够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境界和工作能力。因此,过去培养的人造就了社会的今天,今天培养的人造就了社会的明天,如此环环相扣,只要教育培养不中断,社会的发展也会源源不断。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差异造成了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引进人才。人才的引进一方面说明在某领域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人才培养要与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

最后,对个人而言教育会影响人全方位的发展。教育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教育的程度往往与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水平正相关;二是能够树立人的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提升幸福感。首先,从物质角度来看,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使人能有效参与社会生产。个人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不同,能够决定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高低,通常来说,能力越强或者正好能够满足稀缺人员空位的人,往往能得到较高的地位和收入,这种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这里要提到的是,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递社会发展的规范和要求,提高人的规则意识,在教育的渗透下形成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之所以能够提高人的社会化水平的功能体现,有规则意识的人才能被社会所接纳,才会有之后的能力展现。通常来说,社会化水平越高的人,规则意识越强,越容易在社会中立足,只有知识和技术而没有规则意识,不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包含了对一个人全面的培养,进行教育的顺序应该是认知能力的培养—规则意识教育—学科教育。规则意识包含了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由此可见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科教育中也能培养人参与团队进行团队合作的规则意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教育都能推动人的社会化,而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能够决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收入水平。其次,从精神角度来看,由于社会的逐渐发达,能够使人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保障,导致人对物欲的追求逐渐减弱,对精神满足感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含了物质条件的改善,又包含了精神需求的满足。除教育具有提升人思想境界的内容和功能,以及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活动之外,教育能够提高个人能力,使人获得社会的认可,这种成就感能够提升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充实精神世界需要物质和时间两个条件,教育间接给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往往越能够控制劳动的过程,能够摆脱更多的束缚,这本身就能带给人满足感,而这种对劳动的控制还能够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时间自由去进行提升自我精神发展水平的活动,例如深造学习和一些能够修身养性的活动,这都是教育带给人的影响。由此可见,教育能够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促进人的发展,对个人发展而言也有全局性的地位。

教育的全局性地位是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一方面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另一方面要看清发展趋势、注重实际。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体现了习近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视角出发,对教育全局性地位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