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了一个国家在统治阶级利益驱动下,评判是非对错和做出价值选择的价值标准,呈现的是一个国家最高的精神追求,但只有通过教育成为被社会成员认可的价值观,才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推动力量,且这种推动力量将是强大而持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概括,凝练而又明确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个人,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成为我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它本身就是一种“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之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之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之德,是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而始终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风雨不倒的法宝。我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无论是作为方向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生存能力的科学文化教育,都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的重中之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能够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至关重要,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被引起高度重视。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并稳定的关键时期,对各种观念的接受能力较强,但自身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因此,抓好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工作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7],当代青年学生“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18]。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的价值观培养比作衣服的第一粒纽扣,如果青年的价值观没有树立好,其他的工作就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就不会有正确和成功可言。所以,对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教育的基础工程,要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自我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成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判断标准,使其成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依据和标准。另外,教育不仅要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意识观念,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他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范围内蔚然成风。鼓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外化的行为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提升自我修养,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青年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助推社会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导社会主义集体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教育事业中发展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其时代价值。第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增长,国际上不断有反对势力在思想意识层面对我国进行侵犯,妄想破坏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与此同时,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来到深水区,对外开放持续加强,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及思想混杂在一起,增加了社会精神环境的复杂性,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对价值观念的塑造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面对这样的情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至关重要、刻不容缓。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能够统一社会思想,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形成抵御外来思想侵略的强大合力。毫不动摇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有效抵御分裂势力的观念渗透。第二,新时代中国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国必须加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意识形态的强化汇集全国力量,增强“四个自信”,树立必胜的信心。这需要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为支撑,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整合社会意识,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想实现,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价值共识及相同的追求。唯有坚定不移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践行,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有希望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到一起,拧成一股绳,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第三,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跨越了物质文化需要的、更高一级的精神层面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人民精神层面上的更高的要求,鼓励全国人民在精神上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追求更富足的精神生活。

核心价值观建设,究其本质来说是人的思想建设、观念建设、灵魂建设,目的是树立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为国家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内精神环境。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虽然受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制约,但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面貌却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的,所以人是社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要把社会发展好,首先要把人发展好,把人发展好的关键是要抓住人价值观的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引导我国人民树立的最高的价值目标。青年是国家建设的接班人,青年的价值追求决定了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要坚决利用教育在意识形态上引导青年人正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