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论
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论。习近平在意识形态、传统教育、革命教育、教育繁荣以及教育建设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时代的要求来进一步发展。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极端重要”的高度,来应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中面临“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意识形态淡化论”等错误论调的挑战。习近平在毛泽东关于教育的本质和属性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科学对待和评价传统教育,肯定优秀传统教育的当代价值以及揭示运用唯物史观来对其批判性改造的实现途径,并继承红色基因和总结提炼相关革命精神,不断弘扬革命教育,进而增强坚定教育自信的底气。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基础上,结合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揭示了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塑造中国精神的重要作用,丰富和深化了教育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教育在人民性方面的时代内涵。
关于邓小平教育观中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建设以及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等方面,习近平的教育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深化发展。习近平在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上,以平衡的观点来认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注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建设,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教育素质。关于邓小平教育方面的思想,习近平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并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防止教育成为市场的奴隶,倡导有“批评精神”的教育评论。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方面,习近平在继承邓小平的相关教育思想基础上,以改革来激发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不断推进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为实现教育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江泽民教育观中关于先进文化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以及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思想,为习近平推进教育发展的实践进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抵制和反对腐朽落后教育的侵蚀。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方面,习近平进一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注重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建设,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教育。习近平在继承江泽民的相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胡锦涛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而推动教育遗产保护和发展,不断提升网络教育建设的水平以及增强对外教育交流的能力。习近平在继承这些教育建设理论的同时,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高度的教育自信来回应挑战和解决相关问题,逐步推动建设教育强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习近平重视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力反对教育保守主义和教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而树立高度的教育自信。在推进教育繁荣发展过程中,习近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开拓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注重文物保护和教育遗产保护传承,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进一步增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