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落实科技体制改革
近年来,在教育方面取得新的发展成绩时,科技事业也不断有所发展。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我国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并通过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来支撑现代化经济发展,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和制度障碍,进而实现科研领域的实质性发展。关于科技创新创造的主体方面,重视企业作为其生力军的作用,发挥市场对科技创新所应有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政策制度建设,进一步促使企业家精神在科技发展中发挥出重要推动作用。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通过相关重要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文件,逐步改进不合理的经费管理及科技评价制度,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习近平从国际视野来看待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重视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在推动科技创新进程中,科技工作者体现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团结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能够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从而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36页。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6页。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47页。
[4]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2页。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6]《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人民日报》,2016年9月10日第1版。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
[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1页。
[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页。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页。
[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
[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页。